2010-2023历年河南郑州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x
2010-2023历年河南郑州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把____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发展文化产业
B.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C.繁荣文化市场
D.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故ACD项错误。本题选B项。
考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途径。
点评:本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比较简单,只需学生回忆书本知识,无需经过复杂的思考,在高考中不是重点。
2.小吴考进某大学学习设计专业后,客观分析了自己的情况:一方面基础知识扎实、能吃苦耐劳,另一方面缺少社会经验、家境贫困。据此,他制定了大学四年的发展规划: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既能解决学习生活费用,又为将来就业积累经验。一家以生产出口文化产品的企业征集改良产品的“金点子”,小吴经过调查研究,为该企业提供了以下建议:一是在产品中注入中国文化元素;二是改进产品的外观设计,使产品适应进口国民族的传统习俗;三是通过互联网宣传产品。小吴的建议为这家出口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也因此获得了丰厚报酬。
阅读材料,请你分析小吴的“金点子”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12分)
参考答案:①小吴注入中国文化元素和通过互联网宣传产品的建议,既推广了产品,又传播了中华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4分)
②小吴适应出口国民族的传统风俗的建议,体现了他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4分)
③小吴注入文化元素的改进建议,促使了产品畅销,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观点。(4分)试题分析:本题以小吴的“金点子”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审读设问,抓住设问中分析小吴的“金点子”这一关键语句,分析材料。材料中小吴的“金点子”共三层,一一分析这三层分别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即可。一是注入中国文化元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二是使产品适应进口国民族的传统习俗体现尊重文化多样性。三是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注意材料和知识的结合。
考点:中华文化的传播。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点评:解答材料式分析题要注意两点:首先要看清设问。设问中往往包含了答题的知识范围和方向“带着问题看材料”更具有针对性。其次要认真研读材料,因为设问是以材料为背景的,它们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而这种联系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2012年8月13日,由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等单位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新版“24孝”的出台(?)
A.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是对传统“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C.做到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新版“24孝”的出台是对传统“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故本题选B项。A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点评:本题以新版“24孝”的出台为背景,是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题目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认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并抓住关键词是作对本题的关键。
4.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动物,因此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牛吃草所以牛和草地在一起。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
C.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
D.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中美两国人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对事物的分类标准也不同,说明了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故本题选D项。AB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点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要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要全面把握这一基础知识,从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等几方面理解。
5.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江苏省扬州市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A.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B.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江苏省扬州市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