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经典常谈》逐章练习题(全国-解析版).pdf
名著《经典常谈》逐章练习题(全国-解析版)
《说文解字》第一
内容简介
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
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
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
“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读后训练
一、填空题
1.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
2.仓颉造字的传说,末期才有。
3.《荀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一也。”
4.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七章,赵高作了《》六章,胡母敬作了
《》七章。
5.古代书写文字的方法,除“”和“铸”外,还有“书”和“”,因用的
材料而异。
6.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造的。东汉编写的《》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二、阅读《《说文解字》第一》完成下面题目
汉字的构造可以简括为“六书”,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一般认
为是造字法。名号虽异,实质相同:汉字表意,以象形为基础。
7.请在下面空格处写出与图片对应的象形字。
日月__火土牛___木
____
8.请仿照示例,解释会意字“杳”的本义。【示例】杲:从日,从木。日
在木上,表示天已大亮。本义:明亮的样子。杳:
答案:1.天雨粟,鬼夜哭2.战国3.而仓颉独传者4.仓颉篇爰
历篇博学篇5.契印6.仓颉许慎说文解字7.【答案】水羊8.【答
案】从“木”,从“日”,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本义:昏暗。
《周易》第二
内容简介
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
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
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
填空题
1.讲五行的经典有《·洪范》,讲八卦的经典有《》。
2.八卦相传是画的。
3.易有三意思,简易,,不易。
4.“易”是“”的意思
5.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讲八卦的
便是《》这部书
答案:1.尚书周易2.伏羲3.交易3.简易4.《周易》
《尚书》第三
内容简介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
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制作。
填空题。
1.记事比较的是间接的,记言比较的是的。
2.今古文之争的实质即“”。
3.“道”其实也是幌子,骨子里所争的还在禄位与声势,当时今古文派在
这一点上是的。
4.张霸,东汉大臣。字,蜀郡成都(今成都)人。七岁能通读《春秋》,
后拜樊鲦为师,博通五经。东汉和帝永元中任会稽太守,重用有真才实学之士,
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使会稽地区大治,“百姓歌咏之”。
5.第一是清初的阎若璩,著《》;第二是惠栋,著《》,两书辨析详明,
证据确凿,教伪孔体无完肤,真相毕露,但将作伪的罪名加在梅赜头上,还不
免未达一间;第三是清中叶的丁晏,著《》,才将真正的罪人王肃指出。千年
公案,从此可定论。
6.《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的历史。
7.记事比较的是的,记言比较的是的。
8.《尚书》包括四代,大部分是,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
9.《》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份是号
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份是君臣相告的话。
答案:1.直接2.利禄之争3.一致4.伯饶5.古文尚书疏证古文尚书考尚书
余论6.记言7.间接直接8.虞、夏、商、周号令君臣的相告的话9.尚书
《诗经》第四
内容简介
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
“《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一、填空题
1.歌谣可分徒歌和乐歌,随口唱,随乐器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