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
2010-2023历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已知人的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现有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假设他们在产生配子时,第21号的三条染色体一条移向细胞的一极,两条移向另一极,则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A.1/2
B.1/3
C.2/3
D.1/4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产生1条21号染色体的配子和2条21号染色体配子的概率都是1/2,根据题干21四体的胚胎死亡,因此两个21三体综合征的夫妇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常染色体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患病女孩的概率为2/3,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和基因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内且稳定。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生成量多
C.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图甲中a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不随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变化,说明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为酶的数量,故A正确;d点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c点,因此相同时间内d点生成的C3高于c点,故B正确;图中M、N点的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P点光合作用速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加快,因此C正确;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发生变化,曲线也随着改变,因此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当呼吸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体积并不相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
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O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释放量
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O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O2),测定氧气消耗量,乙装置放死亡种子作对照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该装置是用来测定种子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的氧和释放的二氧化碳的差,从而确定呼吸底物和呼吸作用的类型。C项中,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如果呼吸底物为糖类且进行有氧呼吸,由于呼吸的氧与释放的二氧化碳是个等的,所以吸收的氧和释放的二氧化碳的差为0,则液面处是不动的;如果如果呼吸底物为脂肪且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的氧多于释放的二氧化碳,液面处要上升;如果进行无氧呼吸,无论呼吸底物是什么,液面处也会下降;所以利用甲装置能测出吸收的氧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差。乙装置烧杯中换成CO2吸收剂,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都被吸收了,所以如果进行有氧呼吸,则液面的变化(上升)就是氧的消耗量,如果进行无氧呼吸,液面是不动的。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下图为先天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
B.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可能患者2的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差错
C.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l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
D.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1号患者有3条相同的染色体,而从染色体的形态看,多的一条染色体父亲和母亲都有可能产生,因此A正确,C错;2号患者也是有3条染色体,但从染色体的形态看,多的一条染色体只能来自父方,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后产生的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故B正确;若发病原因是有丝分裂,则说明着丝点断裂产生的染色体移向同一极,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5.生命世界多姿多彩,既统一又多样。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②光合作用不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③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有DNA的复制?④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⑤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体现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