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语文 部编版【九下全册】知识点总结 (2).pdf

发布:2025-05-09约6.7万字共1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作者为真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大

无精神。

8.《梅岭三章》这三首诗抒发感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第一首,面临牺牲的考验,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至死不渝的强烈感

情;第二首,回忆十年革命征程,抒发死不瞑目,激励战友英勇战斗的

强烈感情;第三首,展望未来,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

神。

9.这三首诗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这三首诗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铺开,从眼前写到过去、未

来,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形式上可以独立成篇,内容上构

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在这层层深化

的诗文中越来越清晰。

10.•合作探究本课的写作特点。

①现实、想象、理想相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

气魄。如第一首中第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第三、四句便借助想

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来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

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

的浪漫主义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②借代和引用。如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辞手法。〃阎罗〃

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作者用来借喻人间的反动统治者;〃旌旗〃原是

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

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取义成仁〃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的缩写,前者引自《孟子•告子上》,后者引自《论语•卫灵公》。这些修

辞的运用,形象贴切,暗含了诗人愿意为了革命做牺牲的大无精神和坚

信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3短诗五首

预习重点

一、资料链接

短诗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一种概念,诗歌在14行内就是短诗。在中国,

短诗的概念是由现代诗人首先提出的,他们吸纳了西方14行诗的体制,

首次明确提出短诗界定应为14行以内,同时认为短诗的第一要义便是完

整。

二、字音词义

漫漫:(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装饰shi: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

舵dud手:掌舵的人,也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三、诗歌鉴赏

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作者:沈尹默(1883T971),原名君默,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

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背景:这首诗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

赏析: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

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

着,充满了美的意蕴。此诗塑造了〃我〃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

缩的形象,表现了〃五四运动〃前夕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

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944年11月20日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1941年12月

作者:芦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