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勉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docx
2024年陕西省勉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桑代克
B.华生
C.布鲁纳
D.加涅
答案:A。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布鲁纳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提出了发现学习等理论;加涅对学习进行了分类等研究。
2.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平衡性表现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3.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答案:A。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能在短时间内系统传授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谈话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
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答案:D。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A、B、C选项中的矛盾也是德育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但不是基本矛盾。
5.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时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并对其产生影响,这种效应是()。
A.从众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马太效应
D.晕轮效应
答案:B。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晕轮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
6.学校课程通常以()的形式出现。
A.选修课程
B.必修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A。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校本课程通常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必修课程是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7.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答案:B。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并编写了《大教学论》。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等;赞科夫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
8.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获取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答案:B。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
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答案:B。谈话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符合谈话法的特点。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