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含解析.docx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拾级而上(shè)
B.慰藉(jiè)
C.隽永(juàn)
D.殷红(yān)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本次公益活动,同学们都增强了环保意识,同时也收获了友谊。
B.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发扬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重重阻碍。
C.他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超额完成了。
D.为了提高成绩,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
3.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眼界开阔
B.风景秀丽
C.人才济济
D.水乳交融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吧!”妈妈说。
B.他问我:“你今天去哪儿了?”
C.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吧!
D.“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吧?”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
C.您好,你需要什么帮助?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荀子·劝学》。()
4.《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备的一篇奏章。()
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照音乐性质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民歌,共有______首。
2.“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出自屈原的《离骚》。
3.《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主要情节出自______回。
4.“但愿人长久,______。”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劝学》中提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句子,这里的“青”指的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简述《赤壁赋》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解释成语“亡羊补牢”的出处及含义。
3.《论语》中,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仁”的理解。
4.简述《师说》中关于“师”的重要性和尊师重道的思想。
5.结合《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谈谈你对“道”的理解。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将下面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请结合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谈谈你对“意境”的理解。
3.请用“风华正茂”造句,并解释其含义。
4.请将下面这段话改写为排比句:“青春是美丽的,青春是宝贵的,青春是充满希望的。”
5.请根据材料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评论:
材料一:近年来,电子书阅读逐渐普及,纸质书阅读量有所下降。
材料二:调查显示,许多学生更倾向于电子书,认为其便捷、价格低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美。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请结合文本分析廉颇和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以“环保”为主题,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倡议书,要求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2.请根据《劝学》中的名句“学不可以已”,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议论文,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1.A
2.B
3.C
4.A
5.A
1.√
2.×
3.√
4.×
5.√
1.160
2.吾将上下而求索
3.三十五回
4.千里共婵娟
5.蓝色
1.《赤壁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2.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意思是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