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临床意义 (2).ppt

发布:2025-05-06约2.41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临床意义(2)第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念HCG组成宫外孕葡萄胎绒毛膜癌检测方法及原理临床意义第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念第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HCG组成HCG是由α和β二聚体组成的糖蛋白激素。HCGα亚单位的氨基酸排列与黄体生成素(LH)的α亚单位相似,但是它们的β亚单位各不相同。因此为避免交叉反应,目前均采用抗β-HCG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的HCG检查。第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凡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着床者,统称为异位妊娠,习惯称为宫外孕。根据着床部位不同,有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等。在宫外孕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约占90%以上。宫外孕第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输卵管与卵巢第6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宫外孕第7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为绒毛基质微血管消失,从而绒毛基质积液,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形似葡萄,故称为葡萄胎(hydatidiformmole)。葡萄胎第8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葡萄胎葡萄胎第9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葡萄胎葡萄胎第10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及转移灶症状,并有血HCG升高,应诊断为绒毛膜癌。其发病情况大约为0.001‰~3.6‰,少数可发生于宫外孕后,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偶尔发生于未婚妇女的卵巢称为原发性绒毛膜癌,在50年代,死亡率很高,近年来应用化学药物治疗,使绒癌的预后有了显著的改观。绒毛膜癌第1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绒毛膜癌第1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子宫绒毛膜癌重度出血第1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检测方法顺磁性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双抗体夹心法贝克曼仪器UniCelDxI800——β-HCG郑州安图试剂-仪器Lucy3——HCG第1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检测原理AMPPD:3-(2-螺旋金刚烷)-4-甲氧基-4-(3-磷氧酰)-苯基-1,2-二氧环乙烷二钠盐,是最新的超灵敏的碱性磷酸酶底物,反应速度快;是碱性磷酸酶的化学发光底物,断裂并发射光子AMPD:氨基甲基丙二醇第1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流程免疫学原理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小分子采用(一步、二步)竞争结合法大分子采用(一步、二步)夹心法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磁性微粒子d7u扩大表面积、增加灵敏性加快反应速度、迅速捕获抗原、抗体易于结合相、游离相的分离,提高准确性提高发光强度、快速达到稳定、持续发光进样系统反应池PMT放大器记录仪负高压检测系统电化学发光分析法仪器方框图PMT:光电倍增管

第16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7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8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如超出线性范围上线值时,必须按不同样本的需要,做不同倍数的稀释检测值第19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其中抗体过剩叫做前带效应,抗原过剩叫做后带效应。钩状效应第20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稀释方法先用早早孕试纸筛查,确定稀释倍数根据不同浓度的血清样本的需要,对血清作相应倍数的稀释,得出的实验结果,克服了HOOK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影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高的血清学检测值,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符合率,辅助临床用药监测、观察疗效及预后评价。第2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意义第2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早期妊娠第2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妊娠期间正常血HCG参考水平

妊娠周数HCG(mIU/ml)0.2-1(2-7天)5-501-2(8-14天)50-5002-3(15-21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