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遗传变异和育种.ppt
1、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on)噬菌体可以转导给体染色体的任何部分到受体细胞中的转导过程(1)意外的发现1951年,JoshuaLederberg和NortonZinder为了证实大肠杆菌以外的其它菌种是否也存在接合作用,用二株具不同的多重营养缺陷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类似的实验:用“U”型管进行同样的实验时,在给体和受体细胞不接触的情况下,同样出现原养型细菌!第30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沙门氏菌LT22A是携带P22噬菌体的溶源性细菌另一株是非溶源性细菌一个表面看起来的常规研究却导致一个惊奇和十分重要发现的重要例证!基因的传递很可能是由可透过“U”型管滤板的P22噬菌体介导的(普遍性转导这一重要的基因转移途径的发现)第31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转导模型发生频率:10-6-10-8通过同源重组形成转导子第32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转导噬菌体为什么“错”将宿主的DNA包裹进去?噬菌体P22的DNA包装酶酶也能识别染色体DNA上类似pac的位点并进行切割,以“headful”的包装机制包装进P22噬菌体外壳,形成只含宿主DNA的转导噬菌体颗粒(假噬菌体)。因为染色体上的pac与P22DNA的pac序列不完全相同,利用效率较低,这种“错装”机率一般仅约10-6-10-8第33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形成转导颗粒的噬菌体可以是温和的也可以是烈性的,但必须具有能偶尔识别宿主DNA的包装机制并在宿主基因组完全降解以前进行包装。普遍性转导的基本要求:第34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普遍性转导的三种后果:进入受体的外源DNA通过与细胞染色体的重组交换而形成稳定的转导子流产转导(abortivetransduction)转导DNA不能进行重组和复制,但其携带的基因可经过转录而得到表达。特点:在选择培养基平板上形成微小菌落外源DNA被降解,转导失败。DNA不能复制,因此群体中仅一个细胞含有DNA,而其它细胞只能得到其基因产物,形成微小菌落。第35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局限性转导(specializedtransduction)(参见P219)温和噬菌体感染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特定位点上宿主细胞发生溶源化溶源菌因诱导而发生裂解时,在前噬菌体二侧的少数宿主基因因偶尔发生的不正常切割而连在噬菌体DNA上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转移到受体菌中第36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局限性转导(specializedtransduction)温和噬菌体λ裂解时的不正常切割:包含gal或bio基因(几率一般仅有10-6)缺陷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能够象正常的λDNA分子一样进行复制、包装,提供所需要的裂解功能,形成转导颗粒。但没有正常噬菌体的溶源性和增殖能力,感染受体细胞后,通过DNA整合进宿主染色体而形成稳定的转导子。第37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局限性转导与普遍性转导的主要区别:a)被转导的基因共价地与噬菌体DNA连接,与噬菌体DNA一起进行复制、包装以及被导入受体细胞中。而普遍性转导包装的可能全部是宿主菌的基因。b)局限性转导颗粒携带特定的染色体片段并将固定的个别基因导入受体,故称为局限性转导。而普遍性转导携带的宿主基因具有随机性。2、局限性转导(specializedtransduction)第38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溶源转变(lysogenicconversion):一个与转导相似又不同的现象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胞后使之发生溶源化,因噬菌体的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而使后者获得了新性状的现象。溶源转变与转导的不同?a)不携带任何供体菌的基因;b)这种噬菌体是完整的,而不是缺陷的;第39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细菌的遗传转化(genetictransformation)定义:同源或异源的游离DNA分子(质粒和染色体DNA)被自然或人工感受态细胞摄取,并得到表达的水平方向的基因转移过程。自然遗传转化(naturalgenetictransformation)人工转化(artificialtransformation)感受态细胞:具有摄取外源DNA能力的细胞(competent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