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2课 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pdf

发布:2025-05-09约9.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哲学的内涵、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教学目标(2)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素质目标:

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并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

问题导入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物质与意识

【教师】讲解哲学的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

的反映

第一节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内涵

“哲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爱”和“智慧”这两个词组成的,即“爱智慧”。所

以,后人把哲学称为“智慧之学”。在中文里,“哲”也是聪明智慧的意思。在中国,古人将聪明智慧的人称

为“哲人”,与西方哲学相同或相近的学问,在先秦叫“子学”,在两汉叫“经学”,在魏晋叫“玄学”,在

宋元明清叫“道学”或“理学”。1896年前后(清朝光绪年间),中国晚清学者黄遵宪把“哲学”一词引入中

传授新知国,被中国学术界所接受。从此,“哲学”作为一门学问的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为什么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也就是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日常生

活实践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同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打交道,在此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各种看法和观点。随着人们

1

在实践中接触的事物日益增多,人们由认识事物、现象的个别性深入到认识事物、现象的一般的、共同的本质,

逐步形成了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并提出“世界的本原到底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世界上万

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还是静止不变的?”“世界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

杂乱无章的,还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人们能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世界观

的问题,哲学作为一门学问,以理论的形态对上述世界观问题做出了系统的回答,并进行了必要的论证。

(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自发形成的,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的论证。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说明“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说明“怎么办”的问题。

人们把世界观形成一套体系,用某种理论形式表现出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