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pdf
202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括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出现了多位里程碑式的科学家,下列关
于物理学史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的概念,成功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B.牛顿总结得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伽利略被称为“运动学之父”,他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D.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研究,提出了原子具有“枣糕模型”
【答案】A
【解析】
【详解】A.爱因斯坦首先提出了光子说的观点,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故A正确;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故B错误;
C.伽利略被称为“运动学之父〃,他认为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故C错误;
D.卢瑟福根据1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错误。
故选Ao
2.A、B、C、D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与所受合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做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图像是位移一时间图像,其斜率代表速度,斜率不变,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
误;
B.由于图像是速度一时间图像,其斜率代表加速度,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由于图像是加速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加速度不为零且保持逐渐增大,则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
动,故C错误;
D.由于图像是合外力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合外力增大,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增
大,且方向不变,故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是舞蹈中的“波浪”表演,演员手挽手排成一行,从左侧第一位演员开始,周期性地举起或
放下手中的扇子,呈现出类似“波浪”的效果,这个情景可以简化为一列振幅为4波长为人向右传播的
简谐波,“波浪”的振动周期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浪”的传播速度v=~
B.“波浪”是纵波
C.在一个振动周期7内,每把扇子运动的路程为2刃
T
D.某时刻某演员的坐标为(%。),则经一后,该演员的坐标为
4
【答案】A
【解析】
【详解】A.“波浪”的传播速度
2
T
故A正确;
B.因为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垂直,所以“波浪”是横波,故B错误;
C.在一个振动周期7内,每把扇子运动的路程为4瓦故C错误;
D.某时刻某演员的坐标为(2,0),根据同侧法由波的图像可知,该演员图示时刻向下运动,则经〒后,该
演员到达波谷位置,该演员的坐标为(2,-A),故D错误。
故选Ao
4.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长征二号夕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
功,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进入了距离地球的100km的太空预定轨道,而地球同步静止卫星距离地球的
30000km,已知地球的半径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神舟十八号飞船的轨道半径为r,飞船与同
步卫星的运动均可看作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忽略地球自转对重力大小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里面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B.神舟十八号飞船在预定轨道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小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7.9km/s
C.神舟十八号飞船在预定轨道运行的周期比地球同步静止卫星的周期24h更大
D.神舟十八号飞船在预定轨道运行的角速度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火箭发射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