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单元检测卷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5-08约5.0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PAGE1页共NUMPAGES8页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物体停止了振动,我们也能听到很弱的声音

C.骨传导方式可以让一部分失去听觉的人听到声音

D.耳朵才是接受声音的,牙齿不能传导声音

2.如图是甲、乙二种声音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振动快 B.甲比乙的频率高

C.甲比乙的音调低 D.甲比乙的响度小

3.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B.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

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声源处减弱噪声

D.用力敲锣,锣发出声音的频率会变高

4.如图所示,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下列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B.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

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D.换一根更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小提琴发出声音的响度

B.大象有时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进行交流

C.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防止噪声的产生

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6.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小选手们即使被蒙着双眼,也很容易通过声音辨别出父亲,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7.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说的是声音音调大

B.“悦耳动听”说的是声音的音色美

C.“尖厉刺耳”说的是声音响度高

D.“轻声慢步”说的是声音的音调低

8.在把吉它的琴弦调紧的过程中,用力拨动琴弦使它的振动幅度相同,可以听到吉它发出的声音并不相同,这些不同的声音的区别主要是()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分贝数不同

二、填空题

9.图中把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小盒的两端各放一支笔,绷紧橡皮筋,就制成了一个“橡皮筋吉他”。用相同的力弹拨每根橡皮筋,发出音调最高的是最(选填“粗”或“细”)的。

10.《红楼梦》中有一段描述王熙凤出场的片段,“只听后院中有笑声说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真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场人是通过声音的来判断后院中的人是王熙凤的。

11.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高(选填乐音的三要素),因为声音的频率大,高。

12.降低噪声危害,可以从三方面采取措施:A.控制噪声源;B.控制噪声传播途径;C.保护受噪声影响者。下列实例中分别采取了上述哪些措施?

高架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上海外环以内,汽车禁止鸣号。

13.华阴“老腔”是陕西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者演唱时声音响亮,使远处的观众也能听清。“响亮”描述的是声音的大。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以为介质传入人耳的。

三、实验题

14.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尼龙

55

1

B

尼龙

55

0.5

C

尼龙

80

1

D

镍合金

0.5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为的两种规格的琴强进行实验;

(3)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15.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