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例7教学反思.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组成”例7《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李海龙
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教案简洁,教法简洁。许多课我们讲得太多,学生被我们牵着鼻子走,效果却不好。老师很累,学生也疲惫。因此,教法简洁,课堂活跃,练习精少,当堂完成。始终是我教学追求的目标。欲速则不达,精、准、少才是最志向的教学方法。
首先,要读准题,理解题意。几个数字,知道了什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接着学生自己画图,圈一圈,10个一圈,究竟能圈几次?有没有剩着的?让学生对动手圈的方法有肯定的理解。有别的方法吗?复习数的组成,38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在延长到58的组成,58里有5个十,5个十是50,十个一串,5个十是几串呢?学生知道是5穿。任务完成一半,8个一不满十能穿一串吗?因此,只能穿5串,还剩8个珠子。让学生在自己说一遍,相互说几遍,教学任务基本完成。
“想一想”的教学,假如5个穿一串能穿几串?我在黑板上做了画图,示范,信任学生肯定很简洁就解决,可是事与愿违,没有学生做出正确的答案。最终我讲解了正确的方法,最终还是没有驾驭。之后半节课,我让学生做“做一做”。82块饼干,10块装一袋,能装几袋?学生也不会做了。这时我才知道,10个一袋和5个一袋的学问混淆,什么都做不对了。课后我才茅塞顿开,原来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10个一袋已经很不简洁的了,也能驾驭,是对数的组成的一种运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5个一袋的练习其实学问了解,少数人在驾驭10的分法后也能驾驭。因此,我的教学重点应当放在10个一袋的分法上,而不是突破5个的分法。
通过评课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我有了新的相识。教学目标要小和准,达不到的目标不定,也完不成。定好目标后要抓住目标努力完成。动脑筋的题不肯定要去做,要做也要有肯定的基础,而且少数人完成就已经实现目标。要创建性的应用教材,不能完成的目标可以分两节课完成。要从学生的角度动身,设计简洁明白的教案。力求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最大限度的收获。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创建和谐轻松开心是课堂气氛,高效完成每堂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