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角.pdf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角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角的根底上安排的,教学五局内容:
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角的概念,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锐角、直角、钝
角、平角与周角,画指定度数的角。在单元结束时,安排一次实践活动?
怎样滚得远?。
1?从生活现象出发教学射线和直线,体会特征。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用
尺度量。本册教材以线段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继续教学射线和直线。射线
和直线都是把线段无限延长得到的几何图形,小学生理解无限延长往往
有些困难,如果不能理解把线段无限延长,就难以建立射线和直线的表
象。因此,教材在教学射线和直线时,作了如下安排。
(1)从生活现象引入。
在一幅美丽的夜景图里有许多灯光,这些灯光各自从一点出发向天空射
去,射得很远很远。结合文字介绍:这些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
图形显示和文字描述相结合,引入了射线,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射线的特
征向一端无限地延长。
(2)突出射线和直线的几何图形。
在学生对射线有了形象感知以后,继续引导他们观察数学现象,从数学
的角度认识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配合这句话,
教材画出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两个端点都涂上红色;其中一个端点保持不
动,另一个端点随着线段无限延长。这样,学生就形成了射线的表象。
教材用类似的方法,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教学了直线。
以线段为生长点教学射线和直线,从有限到无限,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苏教版教材这种安排,曾经得到教材审定专家的充分肯定。
[3)及时组织射线、直线和线段的比拟。
射线、直线、线段是三种不同的几何图形,也是不同的概念。以线段为参
照认识射线和直线以后,及时比拟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能促进学生更
好地理解这三种图形的本质特征。
教材屡次为学生创造比拟的时机。如第16页通过射线、直线和线段相比,
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比拟;第17页想想做做第1题识别七
个图形中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第2题结合画线段、射
线和直线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也在安排学生进行比拟;第25页练习
四第1题指出图形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想想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又一
次安排了比拟活动。学生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在反复的比拟中逐渐清晰、
逐渐稳固、逐步完善。
4()教学与直线、线段有关的一些规律。
第16页让学生经过一点画直线,经过两点画直线,在画直线的活动中体
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第17页第4题中A点与B点之间有一条折线、一
条线段和一条曲线,比拟这三条线的长度,体会两点间所有线中线段
最短。这些内容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在空间与图形
领域里新增加的,都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并认识,而不是硬加给
他们的知识。教材重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不但举了两个实例,还
要求学生到生活中找一我这样的例子。
2?通过画角建立角的概念,教学相应的符号标记。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直观认识了角,知道了角各局部的名称,本单元在
教学射线后,继续帮助学生建立有关角的初步概念。
作为平面图形,角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第17页例题对
学生说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看一
看,理解对角的这种描述。教材要求学生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体会画
的这个角的两条边都是射线,顶点是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在角的图形里
面一段红色的弧线,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角是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是两
条射线所夹的平面局部,从而使角的概念更清楚。例题里还教学了表示角
的符号,学生认识了表示角的符号,便于表示,便于交流,也便于阅读,
在后面的教学中经常使用表示角的符号。第17页第3题的三条射线有同
一个端点,在这样的图中看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能使角的
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复习了对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由是对空
间观念的一次培养时机。教学时要让学生分别指一指三个角的两条边和一
个顶点,并用弧线表示看到的三个角。
3?简要地讲解量角器的构造,示范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
使用工具时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