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pptx

发布:2025-05-07约6.3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0讲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

1.1历史变迁与特点重商主义时期,限制和禁止进口的非关税性措施就开始盛行。20世纪70年代把非关税措施作为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关税壁垒更加隐蔽、技巧更高。

01非关税壁垒与关税措施相比的明显的特征:02有效性。03隐蔽性。04歧视性。05灵活性。

10.1.2非关税措施的类型01从制定主体角度,可分为内生性非关税壁垒与外生性非关税壁垒。03从影响方式及程度角度,可分为直接影响性、间接影响性以及溢出或旁及影响性非关税措施。02从实施手段的特性角度,可分为制度性非关税措施与技巧性非关税措施。04从实施目的或作用机制角度,可分为数量限制型与成本价格型非关税壁垒。

10.1.3进口配额及其经济效应11.1.3.1进口配额(ImportQuotas)的类别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一年)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它是进口国实施数量限制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控制的力度和调节手段,进口配额可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类型。

国别配额(CountryQuotas)。绝对配额(AbsoluteQuotas)全球配额(GlobalQuotas;UnallocatedQuotas)。即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允许进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它又有三种方式:进口商配额(ImporterQuotes)。

关税配额(TariffQuotas)01对商品的进口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的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附加税甚至罚款。02关税配额措施的显著特征是它拥有两个调控手段:一是配额数量,二是配额内外的税率。03三种形式04

logo10.1.3.2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

01保护(生产)效应02消费效应03国际收支效应04配额利润效应05再分配效应06贸易条件效应

1.4.1自愿出口限额的实质“自愿”出口限额(“Voluntary”ExportQuotas)又称“自动”限制出口,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关税壁垒中很流行的一种形式。具体是指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出口国“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1.4.2采取自愿出口限额措施的原因与传统手段被GATT限制有关。自愿出口限制像出口税那样发挥作用,全部租金都被转移到出口国,所以自愿出口限制会提高出口企业的利润和出口国的福利。自愿出口限制在出口国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自愿出口限制特别容易实施。出口国偏爱于自愿出口限制是因为这种协议为它提供了一种每隔几年就可以对进口国施加压力,使其取消限制的选择,或者至少改变或放宽自愿出口限制种类的定义,使之更好地符合出口国的出口产品组合。

1.5.1进口许可证制进口许可证制(ImportLicenseSystem)是指商品的进口,事先要由进口商向国家有关机构提出申请,经过审查批准并发给进口许可证后,方可进口,否则一律不许进口。

BDFACE从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进口许可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一种是公开一般许可证,一种是有定额的许可证,按照进口许可的程度来分,进口许可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特种进口许可证。

10.1.5.2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ForeignTradeUnderStateMonopoly)又称进出口的国家垄断,是指国家对某些商品的进出口规定由国家直接经营,或者是把某些商品的进口或出口的垄断权给予某个垄断组织。发达国家对商品贸易的国家垄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类是对烟和酒的垄断,并从中获得巨大的财政收入;12345第三类是武器贸易。第二类是农产品贸易,国家往往把对农产品的对外垄断销售作为国内农业政策措施的一部分;

10.1.5.3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01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DiscriminatoryGovernmentProcurementPolicy)02是一些国家通过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从而对国外产品构成歧视。

10.1.5.4各种国内税01各种国内税(InternalTaxes)是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广泛采用国内税制度来限制进口。02这是一种比关税更加灵活和更易于伪装的贸易壁垒手段。03因为国内税通常不受贸易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