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课件——第十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pptx
1.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维生素B1;维生素B1;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硫醇化合物,继续被铁氰化钾氧化成硫色素,产物溶于正丁醇中,显蓝色荧光,加酸呈酸性,荧光即消失,再加碱,荧光又复显。该反应称为硫色素反应。;水溶液在pH5.0~6.0时,与碳酸氢钠或亚硫酸钠作用可发生分解反应
原因:嘧啶亚甲基与噻唑氮之间的C-N键缺电子,易受碳酸氢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的进攻断裂;含有嘧啶环和噻唑环,可与某些生物碱沉淀剂作用生成沉淀。
与碘化汞钾作用生成淡黄色沉淀
与碘生成红色沉淀
与三硝基苯酚作用生成扇形结晶;维生素B2;1.性质及应用
性状
橙黄色的结晶性粉末,其水溶液呈黄绿色
荧光,荧光在pH为6.0~7.0时最强。但加
入酸或碱,荧光立即消失。
显酸碱两性
酰亚胺结构显酸性,易溶于氢氧化钠稀溶液中;N5位的叔胺结构显碱性,又溶于稀酸中。
;C.不稳定,易发生光化反应;具有氧化、还原两性
能被强氧化剂如铬酸和高锰酸钾所氧化而破坏;
遇还原剂如连二亚硫酸钠或维生素C等,又可被还原为无荧光的二氢核黄素并从水中析出,二氢核黄素悬浊液在空气中振荡能再被氧化成核黄素。
与硼砂可形成分子型化合物,溶解度增大;
烟酰胺也能增大溶解度,作为助溶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C;贮存中易分解
本品贮存中颜色加深,其主要原因是在空气、光线、温度等的影响下,氧化生成去氢维生素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水,水解和脱羧反应而生成糠醛,以至聚合呈色。;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银试液产生银的黑色沉淀
水溶液与2,6-二氯靛酚试液作用,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脂溶性维生素;一、维生素A类
1.来源
动物:鱼肝油、肝、奶、肉类及蛋黄
植物:胡萝卜
2.产品
维生素A胶丸
维生素AD胶丸
维生素AD滴剂;;;维生素A醋酸酯;;;二、维生素D类;3.作用及临床用途
作用
维生素D是一类抗佝偻病维生素的总称。维生素D2和D3经过在肝脏和肾脏内两次羟化,代谢成生物活性较强的1α,25-二羟基维生素D2和D3后,才具有促进肠内钙磷的吸收,帮助骨骼钙化的作用。
临床用途:
可促进人体钙和磷??吸收,帮助骨骼钙化。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软骨病、佝偻病等。
;4.典型药物:维生素D2;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E又称为生育酚,是苯并二氢吡喃类衍生物。自然界存在的维生素E主要有8种(如下表),以α-生育酚的活性最强,通常维生素E即指α-生育酚。;构效关系:
(1)分子中的羟基为活性基团,必须与杂环氧原子成对位环己烯。
(2)苯环上的甲基数减少和位置改变,均导致活性降低。
(3)缩短或除去分子中侧链,活性降低或消失。
(4)立体结构对活性也有影响。;维生素E醋酸酯;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本品水解生成α-生育酚。;(3)本品的乙醇溶液与硝酸共热,则生成生育红,溶液显橙红色。;维生素K是一类萘醌衍生物,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功能,故又称凝血维生素或抗出血维生素。目前发现有7种,其中维生素K1、K2、K3是主要维生素。;维生素K1;维生素K3;化学性质:
(1)本品的水溶液与甲萘醌、亚硫酸氢钠间存在平衡。;(2)本品水溶液遇光和热可部分发生异构化,再与邻二氮杂菲试液作用,产生红色沉淀,此性质可用于本品的杂质检查。;Theend,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