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叶性肺炎患儿护理查房.pptx

发布:2025-05-06约2.51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叶性肺炎患儿护理查房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01

疾病概述

03

治疗方案

04

护理措施

05

患儿及家属健康教育

06

护理查房总结

疾病概述

01

定义

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通常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

病因

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其他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也可引起。

定义与病因

流行病学特点

易感人群

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传播途径

发病季节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冬春季节较为常见,夏秋季节较少。

1

2

3

肺泡壁受到破坏,导致肺泡腔扩大,影响肺功能。

肺泡壁破坏

肺泡腔内纤维素渗出增多,形成肺实变,影响肺通气功能。

肺组织实变

01

02

03

04

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和渗出物,影响肺泡气体交换。

肺泡内纤维素性炎

部分病例可累及胸膜,出现胸膜腔渗出和胸腔积液。

胸膜腔渗出

主要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与诊断

02

多为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伴有寒战。

发热

临床症状

频繁咳嗽,初为刺激性干咳,后有痰,可带有血丝。

咳嗽

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唇发绀,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

气促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

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有中毒颗粒。

细菌学检查

血培养、痰培养可见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

CRP和PCT明显升高,有助于判断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影像学表现

早期肺纹理增粗

肺纹理增多、增粗,肺透明度降低。

02

04

03

01

肺叶或肺段实变后的变化

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呈现不均匀的斑片状阴影。

肺实变

肺叶或肺段实变,密度增高,均匀致密,支气管充气征。

胸腔积液

病情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或积脓,表现为肋膈角模糊或消失,纵隔向健侧移位。

治疗方案

03

1

2

3

抗生素治疗

药物选择

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用药途径及剂量

病情较轻者可用肌肉注射或口服,较重者需静脉滴注,剂量需依据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等调整。

用药时间

通常需持续用药至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停药,避免过早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对症支持治疗

发热处理

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如头部冷敷、温水擦浴,同时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咳嗽咳痰

呼吸困难

给予祛痰止咳药物,如氨溴索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儿咳嗽排痰。

出现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吸氧,并采取半卧位等体位,以减轻肺部充血和水肿,改善通气。

1

2

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自行更改剂量,以免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抗生素

饮食与营养

给予患儿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保证患儿营养均衡和充足的能量摄入。

注意患儿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治疗注意事项

护理措施

04

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避免对流风,以免加重病情。

休息

患儿需卧床休息,以减少氧耗,缓解呼吸困难。

饮食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体温监测

定时测量体温,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一般护理

采取半卧位或怀抱等体位,以缓解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

协助患儿翻身,避免剧烈咳嗽,以减轻胸痛。

胸痛

01

02

03

04

指导患儿有效咳嗽,帮助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

咳嗽咳痰

适当减少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以减轻腹胀。

腹胀

症状护理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时给予吸氧,防止低氧血症。

缺氧

并发症预防

密切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警惕呼吸衰竭的发生。

呼吸衰竭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预防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排痰,防止肺脓肿和脓胸的发生。

肺脓肿和脓胸

患儿及家属健康教育

05

疾病知识宣教

大叶性肺炎的定义

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症。

疾病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疾病的临床表现

患儿可出现高热、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疾病的治疗方法

主要采取抗生素治疗,同时配合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用药指导

遵医嘱用药

家长需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给宝宝用药,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药物的副作用

用药注意事项

了解宝宝所使用的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家长需注意药物的保存方法,避免宝宝误食或药物受潮等情况。

1

2

3

生活护理指导

给予宝宝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