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个人贷款通关测试卷(夺冠)附答案详解.docx

发布:2025-05-06约4.14万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个人贷款通关测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关于展期,借款人须在贷款全部到期之前,提前()天提出申请。

A.60

B.15

C.30

D.1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贷款展期申请的提前天数。在贷款业务中,对于展期的相关规定是有明确要求的,借款人须在贷款全部到期之前,提前一定天数提出展期申请。正确答案为C选项,即提前30天提出申请。这是基于相关金融业务规定和操作流程所确定的标准时间,提前30天能够让贷款机构有足够的时间对借款人的展期申请进行评估、审批等一系列操作,以保障贷款业务的正常有序开展。而A选项60天、B选项15天、D选项10天均不符合该业务常规的提前申请天数要求。

2、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而利息越来越少,贷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每月还款数也越来越少,这种还款方式称为()。

A.等额本息

B.等额本金

C.等额递减

D.等比递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还款方式的特点。A选项,等额本息是指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每月还款额中本金所占比例逐月递增、利息所占比例逐月递减,但每月还款总额始终保持不变,与题干中“每月还款数越来越少”的描述不符,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等额本金是指每月偿还固定的本金,而利息随着本金的减少逐月递减,因此贷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随着时间推移每月还款数会越来越少,与题干描述一致,所以B选项正确。C选项,等额递减通常是指还款额逐月递减,但并非是固定本金且利息随本金减少而减少的模式,与题干所描述的还款方式特点不相符,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等比递增是指还款额按照一定的等比数列逐月递增,这与题干中“每月还款数越来越少”的表述完全相反,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答案选B。

3、从事下列行业的借款人,符合个人经营贷款行业准入要求的是()。

A.在山西从事低端淘汰能源生产行业的企业主

B.在北京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主

C.在义乌从事小商品批发的企业主

D.在深圳从事小贷公司业务的企业主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个人经营贷款行业准入要求的理解。个人经营贷款通常倾向于支持具有稳定经营模式、市场前景较好且符合相关政策导向的行业。A选项中,在山西从事低端淘汰能源生产行业的企业主,由于低端淘汰能源生产行业往往存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面临较大的产业升级和淘汰压力,经营风险较高,一般不符合个人经营贷款的行业准入要求。B选项,在北京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主,房地产开发行业资金需求大、开发周期长,且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严格影响,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都相对较高,其准入条件较为严格,通常不符合个人经营贷款的行业准入要求。C选项,在义乌从事小商品批发的企业主,小商品批发行业经营模式相对稳定,市场需求广泛,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现金流,符合个人经营贷款支持的行业范畴,是符合个人经营贷款行业准入要求的。D选项,在深圳从事小贷公司业务的企业主,小贷公司业务面临着金融监管政策变化、信用风险等诸多不确定性,其经营风险较高,不符合个人经营贷款的行业准入要求。综上,正确答案是C。

4、借款人可能被学校开除,或因学习成绩不好,未拿到毕业证,毕业找不到好工作。这属于个人教育贷款信用风险中的()。

A.还款能力风险

B.操作风险

C.还款意愿风险

D.欺诈风险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风险类型的定义,对题目所描述情况进行分析判断。A选项还款能力风险是指借款人因各种原因导致其不具备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题干中提到借款人可能被学校开除,或因学习成绩不好未拿到毕业证,毕业找不到好工作。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借款人未来的收入,进而影响其偿还贷款的能力,所以该情况属于还款能力风险。B选项操作风险是指在贷款业务操作过程中,因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题干内容并非强调操作方面的问题,所以不符合。C选项还款意愿风险是指借款人有能力还款,但主观上不愿意偿还贷款的风险,而题干是关于借款人因自身状况可能导致还款能力不足,并非还款意愿问题,所以不正确。D选项欺诈风险通常是指借款人故意提供虚假信息、隐瞒真实情况等以骗取贷款的行为,题干未体现此类欺诈行为,所以不符合。综上,答案选A。

5、根据现行政策,消费类个人贷款利率()。

A.下限放开

B.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8倍

C.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

D.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

【答案】:A

【解析】在现行政策下,消费类个人贷款利率管理呈现下限放开的态势。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机构在消费类个人贷款利率定价上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不再设置统一的下限标准,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策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