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的探讨.pdf

发布:2025-05-08约6.2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的探讨

摘要简单回顾了欧洲先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过程,探讨了在我国发展中等

运量的综合轨道交通系统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城市交通轨道交通交通模式

1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大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简单的阔路增车

方法已解决不了城市的这一重大问题.世界上一些城市的发展由于没有找到解决城市交

通的有效方法而趋于崩溃,私有车辆的增长使这种影响更趋恶化,尤其当交通状况到了

趋于停滞的边缘时,用其他方式代替公共交通将负担不起或不太可能.因此研究一种基

于我国国情的、既经济又实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确迫在眉睫.

改善城市交通的拥挤状况是一项投资宏大的工程.同时也是摆在市政府面前的一个不

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事实证明,建设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是改善城

市交通状况的根本途径,其中轨道交通系统又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因为轨道交通系统使

用专用的道路,可以保证快速、准点、安全和没有污染,这一点在中国及亚洲的大城市

体会更深.然而,选择哪种公共交通系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因为轨道交通与公共汽车

的差异不仅是在运量上,更重要的是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上海地铁1号线长16.1km,造

价为6.2亿/km.广州地铁1号线长18km,造价为7.6亿/km.如此高的投资,使许多城市对

地铁的发展望而生畏.对此,除了在建设标准和国产化方面需要重新反思外,轨道交通多

种形式的最优配置问题,也是应该予以重视的重要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可进一步分为有轨电车、轻轨和地铁.随着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增加及

工程预算的消减,我们一直在寻找一条有效的轨道交通途径,既要投资少、降低运行费,

又要安全可靠、满足客运要求.目前中国建设地铁的城市人口均在300~400万以上,属

特大型城市.人口密度高、城市公共交通运量很大的城市,建设大运量的地铁系统是十分

必要的.但是单一的地铁方案,不仅运量浪费大(图1),而且投资运量比也不合理.尤其在

100~200万人口的城市里,公共交通运量相对要小一些.因此,是否可以探求一种中等运

量的轨道交通模式呢?尤其是在当前资金筹措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如何能做到既要建设轨

道交通,又要少花钱呢?我们现在必须冷静地面对当前的地铁热,鼓励发展有轨电车和轻

轨.实际上亚洲和世界的许多城市也都碰到了同样的问题:一方面地铁方案是技术成熟、

环境最优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全面的地铁网不仅投资巨大,而且运能又高于实际要求.

所以应该找出这样一个解决方案:在满足运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投资运量比合理的轨道

交通方案.

图1轨道交通客运量与建设投

应该看到,有轨电车、轻轨和地铁相互结合的方式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有轨电车,

随着轮轨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它不再是一种低级的、吵闹的公共交通工具,而是一种

可靠、安全、运量适度、机动灵活、投资运量比合理的轨道交通方式.可以与轻轨和地铁

有机地相互结合,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运量、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的最优组合.

同样的问题在欧洲已经讨论了很久,并且找到了解决办法.所以在建设城市公共交通

系统时,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少走弯路.

综观欧洲各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走过了

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今天仍可清晰地看到它们遗留的痕迹.

有轨电车起源于公共马车,为了多载客,人们把马车放在铁轨上,这样做是为了减少

旅客人均牵引力.随着电动机的发展和牵引电力网的出现,电动机取代了马.在私人汽车发

展之前,欧洲的有轨电车系统得到很大发展.几乎欧洲大陆和所有大城市都建立了广泛的

有轨电车网络.但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有轨电车行驶速度低、噪声大,而且在城市中

行使存在着许多隐患.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成熟的技术,城市有轨电车交通的发展状况一直

难以解决.

现在,亚洲有些城市还存在着有轨电车系统,我国过去有许多城市使用过有轨电车,

如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至今大连、鞍山、长春仍存在着有轨电车,它与其

它交通交织在一起,没有独立的封闭线路,技术装备落后,其运行速度和运量都很低.

在东欧的一些城市,由于私人汽车数量相对较少(与亚欧城市相比),迄今为止,还有

一些高效的有轨电车系统仍在运行.虽然这些系统逐步采用了一些现代技术,但系统的

基本特征并没有改变.

城市轨道交通的另一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