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惠济、管城区九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docx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惠济、管城区九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送上“民生礼包”:促进青年就业,扩大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上述“民生礼包”反映出()
①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②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得到妥善解决
③国家回应民生关切,使人民生活更有保障
④国家加强制度保障,解决群众一切困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分)近年来,围绕农业强国建设目标,我国不断加大农机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北斗旋耕机按照设计路线翻耕,插秧机、抛秧机、撒播飞机精准播种,系统实时监测负责施肥、打药,无人驾驶收割机自动收割……国家不断加大农机科技创新成果应用()
①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表现
②必将促进农业生产更加便捷高效
③表明农业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表明我国已成功跻身创新型强国行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2分)观察漫画《无处下手》,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②法律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力武器
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国家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分)近年来,我国不断创新基层治理形式,多地精心搭建“相约六点半”“居民息谈日”“有事好商量”等议事平台,聚焦居民关心的停车、物业、违建等治理难题,确保群众问题在小区内、网格中得到妥善解决。上述基层治理形式的创新能够()
①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②丰富民主形式,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③共商共建共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④发展基层民主,保障公民合法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分)2024年11月8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公布,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遵循党中央的科学指导,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文物保护法的修订研究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征求各方意见,历时十余年,修法工作终于画上圆满句号。由此可以看出()
①我国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②我国坚持科学民主立法,落实良法之治
③我国坚持以立法保护文物,延续文化血脉
④文物归国家所有,保护文物是国家的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分)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换钱党”及衍生违法犯罪专项工作以来,各地共打掉263个涉嫌非法经营、组织偷越国(边)境、诈骗、非法拘禁等衍生犯罪团伙,捣毁地下钱庄100余个,查明涉案资金流水800余亿元。此举有利于()
①完善我国法律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②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③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④杜绝贪污腐败发生,维护法律权威尊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分)202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现场庄严肃穆,国旗下半旗,全场人员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当天,全国多地也举行了类似的国家公祭日主题活动。举行该活动()
①警示国人勿忘国耻,牢记仇恨
②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③捍卫历史真相,宣示和平立场
④弘扬民族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分)近年来,内蒙古大力实施光伏治沙工程,把“三北”工程建设与新能源开发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数不清的光伏板汇成一片片“蓝海”在沙漠戈壁中延展,光伏板下,半米高的耐旱耐盐碱沙生植物梭梭将沙土牢牢固定,鸡鸭鹅自在觅食。光伏治沙()
A.旨在更好地开发利用自然,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B.旨在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现绿色惠民目标
C.开辟了绿色发展新模式,有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
D.避免了人类向自然索取,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9.(2分)在某班举行的时政述评活动中,老师展示了以下三则材料。下列四位同学对此述评恰当的有()
2003年,内地居民赴澳门个人游开放;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
甲:便利澳门与内地互动,实现优势互补
乙: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丙:丰富“一国两制”实践,促进澳门繁荣稳定
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10.(2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