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政治经济学期末总复习.pdf

发布:2025-05-05约7.4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政治经济学

一、导论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它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

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

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3.经济规律——经济现象与经济过程的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4.规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

规范分析: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提出一系列衡量经济活动的标

准,据以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方法。(涉及伦

理和价值判断)回答“(不)应该是……”、“(不)应该做……”。

实证分析: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假设前提出发来分析人们的经济活

动,并预策经济活动的结果的方法。(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

系)回答“(不)是……”。

5.学习意义:

1)是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

2)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经济学的观点来

服务于个人和职业)

3)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

二、第一章

1.自然经济的含义: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社会分工很不发达的社

会中,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本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

行的以自给自足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

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3.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两个条件: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产品

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商品经济的特点:交换经济;开放型经济;开拓进取型经济;扩大

再生产为特点

三、第二章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3.使用价值:就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

使用价值特点: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

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

商品的本质特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价

值体现的是人们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这就是价值的实质。

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5.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

和劳动结果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千差万别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

使用价值。

6.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抽象

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A、统一性:

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抽

象劳动也是商品生产者借以联系的桥梁。

B、二者又是不同的、有矛盾的:

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抽象劳动作

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社

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历史范畴。

8.个别劳动时间:生产某种个别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

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

间。

10.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

动。

11.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

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1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

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劳动量成正比。

1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

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4.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商品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它的涨落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进行

的;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

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1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础规律,主要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各部门之间按比

例分配,自发地调节、配置社会资源。

(2)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四、第三章

1.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