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期末政治经济学复习试题.pdf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
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
力,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
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3、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
料和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4、商品: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5、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内在的、特有的、本质
的、社会的属性。它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
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7、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8、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纸币发行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
涨的现象。
√9、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
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其计算公式是;劳动生产率=产品量/一定劳动时间。
10、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它准确反映了资本剥削劳动的程
度,也称剥削率。其计算公式是:m′=m/v或者是: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11、资本集中:是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
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
√12、剩余价值:指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
值。
13、成本价格:生产商品所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即K=C+V。
√14、利润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之比。即P′=m/c+v.
√15、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叫做商品的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
.专业.专注.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
式。
√16、超额利润:是由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获得的超过部门平均利润的利
润。
√17、平均利润: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闰”的原则,按各自资本量大小
和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
√18借贷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息资本,是从职能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
资本形态。
√√20资本主义工资: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劳动力的价格。资本
主义工资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形式。
√21、经济体制:指按照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联系起来的经济组织、经济机构、经济管理和调
节方式等构成的体系。
22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生产集中于少数大企业,这些企业的规模和它们
在同类产品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生产关系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
费)。生产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