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畸变课件.ppt
第九章染色体畸变;结构杂合体(structralheterozygote)
结构纯合体(structralhomozygote)。
染色体结构变异能导致4种遗传效应:
(1)染色体重排(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s)
(2)核型的改变
(3)形成新的连锁群
(4)减少或增加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第二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缺失(deletion);缺失的类型
1.末端缺失(terminaldeletion)
双着称点染色体
环状染色体(ringchromosome)
断裂融合桥(Breakagefusionbridge)
2.中间缺失(interstitialdeletion)
;;;;产生缺失的原因:
1.染色体损伤后产生断裂(末端缺失)
或非重建性愈合(中间缺失)会直接产
生缺失或形成环状染色体,经断裂融合
桥而产生缺失和重复
2.染色体纽结
3.不等交换(unequalcrossingover)
4.转座因子可以引起染色体的缺失和倒
位
;;(三)缺失的遗传效应
1.致死或出现异常
猫叫综合征(cri-du-chatsyndrome,或catcrysyndrome)是Lejeune等在1963年首先报导了三例,患儿的哭声似猫叫,故得名。它是由于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5P-)所致,因而又称5P-综合征,发病率约为1/5万,女性多于男性,并有生长和智能发育不全。
2.拟显性(pseudo-dominante)
(四)缺失的应用:;;;;;二.重复(duplication);二.重复的类型;(二)重复的产生
1.断裂-融合桥的形成:
2.染色体纽结:
3.不等交换:
4.非同源性重组
5.易位的产物
6.转座效应;;
位置效应(positioneffect)
稳定位置效应(stablepositioneffect)
S型位置效应
花斑位置效应(variegatedposition
effect)
V型位置效应
;;果蝇眼色的
花斑效应;transvection移位,转介;
a1
a2
解释移位机制的模型
注:X表示无义突变
;三.倒位(inversion);
(一)倒位的类型
臂内倒位(pracentricinversion)
臂间倒位(pericentricinversion)
(二)倒位的产生
(1)染色体纽结、断裂和重接(2)转座因子可引起染色体倒位
(3)自发倒位:
沙门氏细菌的相转变
Mu噬菌体的G片段的倒位;;(二)倒位遗传效应
1.产生倒位环,抑制倒位区内的重组,形
成假连锁
2.引起基因重排
(三)倒位的应用
1.ClB技术
2.保存带有致死基因的品系——平衡致死
品系(balancedlethalsystem)
蛎壳翅(beaded,Bd)
;;;;;四.易位交互易位;;;;罗伯逊易(Robertsoniantranslocation);(二)易位的产生;;;;第三节染色体畸变的鉴别;用微铺展法制备联会复合体;;第四节染色体数目的改变;烟草2倍体,4倍体和8倍体叶片表皮细胞的比较
;2倍体和4倍体葡萄的比较;二.非整倍体
二倍体又可称为
双体(disomy)(2n)
缺体(nullisomy)2n-2,又称为零体
单体(monosomy)2n-1,)
三体(trisomy),2n+1)
(1)21-三体即Down氏综合征;
(2)18-三体,即Edward综合征;
(3)13-三体,即Patau综合征;
双三体(doubletrisomy),2n+1+1
;;;;;Inh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