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学分析考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
工业化学分析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工业化学分析中的重量分析法()
A.沉淀法
B.气化法
C.比色法
D.电解法
答案:C
解析:重量分析法是通过称量物质的质量来确定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包括沉淀法、气化法和电解法。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溶液颜色深浅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属于吸光光度法,不属于重量分析法。
2.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某一元弱酸的含量,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A.酚酞
B.甲基橙
C.铬黑T
D.淀粉
答案:A
解析:一元弱酸用强碱滴定,滴定终点溶液呈碱性。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在碱性范围内变色,可用于该滴定;甲基橙变色范围是3.14.4,适用于强酸滴定强碱或弱碱;铬黑T是络合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淀粉是氧化还原滴定中碘量法常用的指示剂。
3.在络合滴定中,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络合物越稳定,其稳定常数KMY()
A.越大
B.越小
C.与稳定常数无关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稳定常数KMY是衡量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的指标,KMY越大,说明络合物越稳定。
4.下列哪种物质可以作为基准物质()
A.氢氧化钠
B.盐酸
C.碳酸钠
D.高锰酸钾
答案:C
解析:基准物质应具备纯度高、组成与化学式相符、性质稳定、摩尔质量较大等条件。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盐酸易挥发,高锰酸钾性质不稳定,都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碳酸钠性质稳定,纯度高,可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等。
5.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时,选择的波长应是()
A.最大吸收波长
B.最小吸收波长
C.任意波长
D.与浓度无关的波长
答案:A
解析:在分光光度法中,选择最大吸收波长进行测定,可使测定的灵敏度最高,因为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物质对光的吸收最强,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最好。
6.电位滴定法中,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A.指示剂变色
B.电极电位的突变
C.溶液颜色的变化
D.溶液pH值的变化
答案:B
解析:电位滴定法是通过测量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在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电极电位会发生变化,当达到滴定终点时,电极电位会发生突变,以此来确定终点。而指示剂变色是普通滴定分析中确定终点的方法;溶液颜色变化也常用于普通滴定;溶液pH值变化常用于酸碱滴定中,但不是电位滴定确定终点的主要依据。
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
C.误差就是错误
D.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没有单位
答案:B
解析:系统误差是由某些固定的原因引起的,具有重复性、单向性,不具有随机性,A错误;偶然误差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具有随机性,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B正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可以避免,C错误;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是有单位的,D错误。
8.用沉淀滴定法测定氯离子含量时,莫尔法使用的指示剂是()
A.铬酸钾
B.铁铵矾
C.荧光黄
D.二甲酚橙
答案:A
解析:莫尔法是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氯离子的方法;铁铵矾是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荧光黄是法扬司法中吸附指示剂;二甲酚橙是络合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
9.下列哪种气体不属于工业废气中常见的污染物()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一氧化碳
D.氮氧化物
答案:B
解析:工业废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它们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属于污染物。
10.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空心阴极灯的作用是()
A.提供连续光谱
B.提供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C.激发样品中的原子
D.检测吸收信号
答案:B
解析:空心阴极灯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光源,它能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用于激发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原子,使其产生吸收。连续光谱一般由氘灯等提供;激发样品中的原子是通过光源发射的特征谱线来实现的;检测吸收信号是由检测器完成的。
11.对某样品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到一组数据,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RSD),RSD越小,说明()
A.测量的准确度越高
B.测量的精密度越高
C.系统误差越小
D.偶然误差越小
答案:B
解析:相对标准偏差(RSD)是衡量测量数据精密度的指标,RSD越小,说明测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测量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与精密度不同;系统误差和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