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1课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的形成岳麓版必修.pptx
这些图片让你想
到了什么?他们各代
表什么?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超过75%,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是国家建设不可忽视的基本问题,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的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今天让我们翻开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篇章,了解中国古代农业走过的历程,关注农业发展的现状,一起构想中国农业健康美好的未来。
古代农业生产体系
01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及分布、牲畜
02
生产工具的改进
03
水利事业的发展
04
耕作方式的进步
05
什么是农业:
06
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07
中国农业的起源:
原始农业的产生;
早期农业格局及农作物资源分布;
原始畜牧业的产生
神农氏
日本的炎帝塑像
一、农业的起源
原始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它们吃什么穿什么以什么为生?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有巢氏之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庄子•盗跖篇》
远古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原始农业产生。
1
2
3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问题1:中国原始农业并不是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重心逐渐向周边发展起来的,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哪些地区形成规模?结合课本上的插图,指出它们分别有何特点?
北方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长江流域。北方种植粟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动动脑: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的“五谷”和“六畜”分别指的是什么?
五谷:
黍
稷
粟
麦
豆
麻
稻
六畜: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五谷”、“六畜”的出现分别说明了什么?
原始农业最初以种植业为主,出现了“五谷”,也就是当时种植比较普遍的一些作物,到后来出现了“六畜”,说明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逐渐发展起来。
十二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想一想,猜一猜
2
1
十二生肖其中包括“六畜”,即原始农业驯养的动物,也包括鼠、蛇、猴、虎等当时人们捕猎到的动物,还包括人们想象中的神秘动物——“龙”。
古人用动物纪年,产生了“十二生肖”,试将这十二种动物分类,猜想它们于古代农业文明之间的联系。
原始农业的产生:
采集
种植
早期的农业格局:
相互交融
黄河流域:粟麦
长江流域:稻
畜牧业的产生
一、农业的起源
农具材质的改进;
农用动力的变革;
播种工具的发明;
耕种工具的革新;
灌溉工具的的发展
古代农具的不断改进: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
1、农业材质的变革:
农具
原料
特点
影响
原始农业时期
——
夏
——
商周
春秋
石斧、石铲等
石、木骨、蚌
粗糙简单
耒耜
木石
粗糙简单
青铜农具
青铜
质软贵重
难以推广
铁农具
铁
坚硬锋利轻便
使深耕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也就是将树木砍倒然后焚烧,用作肥料,并乘着土地还留有热气下种子,最后收获的耕作方式。
从耒耜到曲辕犁
——中国古代农具的不断改进
半坡人用的石斧
01
这种耕作方式是由什么决定的?我们今天能否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为什么?
02
当时生产工具落后,劳动力有限。
不能,刀耕火种是在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的耕作方式,对土地的利用率很低,而且大量砍伐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不利于土地的长期使用。
←左图为
打制石器。
→右图为
磨制石器。
1农具材质的改进
耒
耜
铁制农具
铁锄
铁镰刀
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人民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简单的石制工具到使用加工过的石制、木制、骨制等工具,在商周时期还出现了少量的铜制生产工具,到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至此,农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2农用动力的变革
西汉中期,犁耕景象:“耦耕”
人力——畜力——自然力
风力水车·明清
牛耕的出现:战国
牛耕的推广:
3播种工具的发明
耧车
4耕作工具的革新
曲辕犁与前代犁相比有哪些特点?
结构更合理,使用更轻便,回转灵活,能够调节犁耕深浅,耕作平稳、深浅一致,非常适宜水田耕作。
现代牛耕
5灌溉工具的的发展
桔槔——杠杆原理
辘轳
翻车·马钧
翻车
筒车(水力冲击)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农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也逐渐形成。
2018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01
2019
古代重要水利工程;
02
2020
治理黄河;
03
2021
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
04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