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oc
PAGE
PAGE7
必修三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部分练习题
1.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年份
第2年
第4年
第6年
第8年
第10年
第12年
第14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A.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
D.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
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公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3.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
4.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为1m2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集中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2007北京理综4)根据下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D、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6.下列关于实验原理和技术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
B.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鉴定DNA
C.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方法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
D.利用斐林试剂检测某植物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萄萄糖
7.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1年乌鸦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
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
D.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8.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9.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B.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10.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C.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出生率可能远大于死亡率
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
11.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最高点c点时将蝗虫一网打尽,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由于种群数量不变,所以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不会改变
12.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