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oc

发布:2017-06-02约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某环保部门在凌晨2点选择某养猪场附近河流的四个不同地点测量其溶氧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地点3附近需氧型微生物活动旺盛 B.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 C.地点3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D.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m~3800m的海拔高度内,山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1)海洋C出现明显分层现象主要因素是森林B森林B山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群落垂直结构根据2007年美目新能源法案,到2020年美圈生物乙醇产量将达到1.36×1011L,按此推算玉米种植而积要增加1.52x1010m2,将用大而积草地、森林等土地。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能造成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单一化,物种丰富度减少 B当地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途径不会发生改变 C利用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作为能源,可部分替代化石燃料 D若合理规划能源植物的种植,有利优化农田生态环境 太湖是我国大型浅水湖泊,研究人员对太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下图为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简图,相关数值用有机物干物质量表示(单位: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太湖中有些浮游动物既可以作为又可以作为。 太湖生态系统中存在一种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碎屑为起点的碎屑食物链,还有一种通过生物间关系形成的食物链。植物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仅占浮游动物总能量的(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这说明食物链在太湖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起更重要作用。统计芦苇等挺水植物的总能量时,可在采样点选取样方后,将其中的植物连根拔出后进行称重,再计算得出总能量。 当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与呼吸散失的比值逐渐接近于时,表明生态系统逐渐演变到成熟阶段,而太湖远未达到此阶段。小型鱼虾的能量只有传递给食鱼性鱼类,分析小型鱼虾中的能量除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呼吸散失和流向有机碎屑外,其流向还包括人类的活动。如果这类活动的强度过大,容易导致太湖中的鱼类以低龄群体为主,物种多样性较低,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因此,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 生态系统类型 湖河 沼泽 热带雨林 温带森林 冻土带 荒漠密灌林 农田 面积(6×106km2) 2 0 18 8 18 14 332 净初级生产力 500 2002000 1300 140 70 650 125 (1)从上表可知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热带雨林是生物圈的最主要的能量基地,原因是_____。 (2)荒漠密灌林的净初级生产力较低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而群落结构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却较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各净初级生产力,除未利用的部分外,其余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表资料,按单位面积计算,净生产量依热带雨林、荒漠和海洋的顺序减少,这是因为______。 A.生产者被食量按此顺序增大??? B.环境温度按此顺序降低 C.叶绿素含量按此顺序减少????? D.太阳光利用率按此顺序增大[来源:学+科+网]0只鸟,其中黄鹂10只,做标志后均放回自然界,第二年捕获了50只鸟,其中有标志的黄鹂4只,没有标志的黄鹂8只,则此地区黄鹂的种群个体数大约为 A.15 B.30 C.45 D.75 (二)关于生物进化与多样性问题(8分) 犁头鳅为平鳍鳅科犁头鳅属的鱼类包括犁头鳅和长鳍犁头鳅两个物种犁头鳅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上游,而长鳍犁头鳅则局限分布于闽江水系研究对采自长江中上游的犁头鳅和闽江水系的长鳍犁头鳅的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犁头鳅长鳍犁头鳅构成一个犁头鳅属鱼类单系,位于系统发育树的顶部位置31.(8分)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_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