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注意的事项.pptx
THEFIRSTLESSONOFTHESCHOOLYEAR撰写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注意的事项
CONTENTS审计报告基本要求审计内容与方法报告结构与撰写技巧报告审核与质量控制报告使用与后续工作遵守职业道德和保密规定目录
01审计报告基本要求
确定审计对象明确被审计单位或个人的经济责任范围。界定审计期间确定审计活动覆盖的时间段。明确审计目标针对被审计单位或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审计目标。明确审计目的和范围
03谨慎评价结论对审计结果的评价应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之词。01真实反映情况审计报告应真实、准确地反映被审计单位或个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02全面覆盖内容报告内容应涵盖审计范围内的所有重要事项,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证报告真实性、完整性
审计报告的编制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法律法规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审计,确保审计过程和结果的合规性。遵循审计准则在报告中引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审计准则时,应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引用规范依据遵循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
表述清晰明确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结论和建议进行清晰明确的表述,避免产生歧义。逻辑严谨条理清晰报告内容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用专业术语在报告中使用专业、规范的术语,提高报告的专业性和可读性。语言表达清晰、准确
01审计内容与方法
明确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范围根据被审计对象的职责范围,明确其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包括财务收支、资产管理、经营决策等方面。确定经济责任评价标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行业标准等,结合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责任评价标准。经济责任界定及评价依据
财务数据收集、核实与分析全面收集财务数据包括财务报表、账簿、凭证等,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核实财务数据真实性通过审计程序和方法,对数据进行核实和验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深入分析财务数据运用财务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异常情况和潜在问题。
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对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和测试,评价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揭示内部控制缺陷发现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提示潜在风险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提示被审计对象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引起其关注和重视。内部控制评价及风险提示
确定专项问题根据审计计划和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深入调查的专项问题,如重大经济决策、重大损失浪费等。深入调查取证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专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取证,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剖析问题原因及影响对调查结果进行剖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后果,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专项问题深入调查与剖析
01报告结构与撰写技巧
03报告总体风格应统一,避免出现格式混乱、字体大小不一等问题。01报告应包含标题、引言、正文、结论和建议等部分,确保结构完整、清晰;02正文部分应按照审计内容划分章节,各章节之间应有逻辑关系,便于阅读和理解;报告总体框架设计合理
关键信息突出,层次分明01在撰写报告时,应将关键信息放在显眼位置,如使用加粗、斜体等格式进行强调;02对于重要的事实和数据,应采用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提高可读性;报告内容应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确保重点内容得到充分关注。03
010203在描述审计发现的问题时,应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主观臆断和夸大其词;对于每一个问题,都应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如审计记录、凭证、合同等;在列举证据时,应注意保护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事实描述客观,证据充分
问题定性准确,责任明确01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应准确地进行定性,如违规、违法、管理漏洞等;02在定性问题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判断;03报告应明确指出问题的责任主体,如个人、部门或单位,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01报告审核与质量控制
明确复核人员职责各级复核人员应明确职责,对报告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确保报告质量。落实复核责任对复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建立多级复核流程包括初审、复审和终审等环节,确保报告内容经过多轮审核和校对。严格执行多级复核制度
重点关注财务异常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财务异常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判断其性质和影响程度。揭示潜在风险通过审计程序和方法,揭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潜在风险隐患,为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提出改进建议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规范管理和防范风险。关注重大问题和风险隐患030201
对审计过程中涉及的所有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确保报告内容无遗漏。全面梳理审计内容对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仔细核对,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仔细核对数据和信息对报告中的文字表述进行仔细斟酌和修改,避免出现语法错误、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