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件 任务1.2.1 心肺复苏术.pptx

发布:2025-05-03约4.56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情境1.2触电现场急救技术任务1.2.1心肺复苏术

学习情境1.2:触电现场急救技术学习单元1.2.1心肺复苏术

课程内容12345任务导入学习目标知识储备任务实施任务考核

任务导入小明在?4S?店实习过程中,听到维修车间师傅甲正在向学员培训如何开展心肺复苏急救,此时,师傅甲叫住小明,问道:“小明,你会心肺复苏术急救操作吗?”小明顿时感觉不妙,努力地回想在学校学习过的心肺复苏术的相关知识,但是怎么也回答不上来。如果你是小明,你能够正确地做出回答吗?

学习目标1.能够完成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2.能够完成胸外按压操作。3.掌握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知识储备心肺复苏术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心跳骤停,及时有效地采取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措施对患者进行抢救,使患者心跳和呼吸恢复的急救技术。一旦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时间就是生命。18?s后脑缺氧;30?s后昏迷;60?s后脑细胞开始死亡;6?min后脑细胞全部死亡。抱救呼吸、心跳骤停病人的黄金时间为4?min,此时时间就是生命。当触电伤者心跳或呼吸停止时,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术进行急救。心肺复苏术的3项基本措施为胸外按压(人工循环)、通畅气道、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

知识储备1.心脏骤停的辨别与呼救当发现有触电伤者倒地或昏迷不醒时,应立即上前询问或查看伤者情况,确定伤者的意识状态。首先拍打伤者双肩,并在其双耳大声呼喊,若伤者无应答,则伤者可能处于无意识状态。然后观察伤者是否有呼吸和心跳,看伤者胸廓是否有起伏,摸伤者颈动脉(气管两侧两横指的位置)是否有搏动,判断时间为5~10s,此时若伤者无心跳、呼吸,则判断为心脏骤停,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呼叫救护车,同时就地准备实施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支持生命的3项基本措施为: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通畅气道、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

知识储备2.胸外心脏按压操作要领若触电伤者伤得相当严重,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人完全失去知觉,则需立即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对其抢救。胸外心脏按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松开触电伤者的衣领口、裤带,使其胸部能自由扩张。(2)使触电伤者仰卧于硬板床上或者硬地面上。(3)救护人员位于触电伤者的旁边,将一手的掌根放在胸骨的下1/3处(映射到体表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如图1-2-1(a)、(b)所示,或者一手掌根紧贴剑突部位向上两横指处,如图1-2-2(a)、(b)所示,另一只手叠加于上,两手呈交叠状(若伤者是儿童可用一只手),手指翘起,如图1-2-3所示。(4)救护人员找到触电伤者的正确按压点后,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可弯曲,用上身力量自上而下垂直均衡地用力按压,按压次数为30次。按压姿态如图1-2-4所示,按压的频率是100~120次/min,按压的深度是5~6cm。(5)按压后,掌根迅速放松(但手掌不要离开胸部),使触电伤者胸部完全回弹,心脏扩张,血液又回到心脏,尽量避免按压中断,以保持心脏的血液供应。

知识储备ab图1-2-1掌根按压部位示意图1ab图1-2-2掌根按压部位示意图2图1-2-3两手交叠状示意图图1-2-4按压姿态示意图

知识储备3.通畅气道操作要领触电伤者呼吸停止时,重要的是始终确保其气道通畅。如发现伤者口内有异物,可将其头部侧翻,迅速用一根手指或两根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入咽喉内部造成气道堵塞。保持气道畅通,可采用仰头抬颌法,如图1-2-5所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伤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向后推使头部后仰约?90°,气道即可畅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颈椎骨折情形,不能使用此方法。4.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操作要领人的生命维持,主要是靠心脏跳动产生血液循环,通过呼吸形成氧气与废气的交换。在伤者保持气道通畅条件下,救护人员用放在伤者额头上的手指捏住伤者鼻翼,使其不漏气,另一只手将其下巴拉向前下方,使其嘴巴张开,嘴巴可盖上一层纱布,准备接受吹气。救护人员正常吸气,与伤者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吹气1次,迅速松开伤者口鼻,让伤者胸廓完全放松,然后再次捏住伤者鼻翼吹气1次(共吹气两次),每次呼吸持续1s。正常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要过大,以免引起肺部损伤。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观察触电伤者胸部是否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间与松开口鼻时间一致。具体做法如图1-2-6所示。

知识储备图1-2-5仰头抬颌法图1-2-6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知识储备5.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胸外心脏按压3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为一个循环,5个循环后,应再用看、听、试的方法在5~10s时间内完对触电伤者呼吸及心跳是否恢复的判定。具体如下。看:观察伤者的胸部有无呼吸起伏;伤者面部、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