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转债持仓季度点评:低转债仓位固收基金,25Q1规模大增.docx
证券研究报告正文目录
证券研究报告
2025Q1,固收+超额显现,转债基金光芒延续 3
转债基金继续加仓,但典型固收+基金转债仓位回调 4
行业倾向:增配泛AI光伏组件,减配银行、券商 8
转债策略:静观其变,关注业绩期、信用定价 12
5.附录 15
风险提示 16
图表目录
图1:2025Q1,典型固收+基金均跑赢纯债基金,尤其是转债基金,表现甚至不逊色于偏股型基金 3
图2:主动转债基金博取超额的能力得到印证 4
图3:2025Q1,纯债基金赎回压力显现,但一、二级债基迎来了久违的大额申购 5
图4:2025Q1,一、二级债基规模分别增加331、871亿元至7686、7692亿元,转债基金增长34亿元至984亿元 5
图5:转债基金转债持仓规模仓位双增 6
图6:常规类别基金转债仓位全面回调 6
图7:公募基金重点加仓电新、化工、电子、有色等板块,减仓银行、金融、医药、建筑 12
图8:上交所口径,券商系、银行系为主要增配力量 13
图9:深交所口径,私募、保险、券商系机构为主要增配力量 13
图10:以光伏为代表的高等级品种,信用资质再度受到质疑,尤其是潜在评级下调压力 14
表1:转债ETF热度趋缓,部分头部主动转债基金规模凭借较强超额业绩迎来大幅增长 7
表2:大多数头部转债基金加仓转债股票,杠杆率分化明显 8
表3:公募基金重点加仓泛AI主线个券存在下修预期的光伏组件标的,价位结构较为均衡 9
表4:行情较弱的大金融个券遭遇较大规模减配,其他标的以兑现行情为主 10
表5:25Q1,银行转债稳居基金个券持仓前列,但数量有所减少,电新、农牧个券位列机构核心重仓 11
表6:各价位转债估值处于相对温和水平 14
表7:全部转债基金规模和持有转债市值变动(亿元) 15
1.2025Q1,固收+超额显现,转债基金延续高光
截至2025年4月22日,2025年一季度基金持仓已悉数披露。2025Q1,类权益“科技牛”行情支撑下,典型固收+基金均跑赢纯债基金,尤其是转债基金,表现甚至不逊色于偏股型基金。从收益率中位数来看,作为转债高仓位策略代表的转债基金收益率处于较高水平,为3.48%。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基金则体现出含权量越高、收益越高的特征,分别为0.13%、0.23%、0.39%,而中长期纯债基金仅为-0.19%。此外,从25%分位点来看,转债基金的超额收益特征依然存在,达到1.72%,而典型固收+基金未能实现正向收益。
图1:2025Q1,典型固收+基金均跑赢纯债基金,尤其是转债基金,表现甚至不逊色于偏股型基金
25%分位点
25%分位点 95%分位点 5%分位点 75%分位点 中位数
15%
10%
5%
0%
-5%
资料来源:中长期纯债 一级债基 二级债基 偏债混合基金 偏股混合基金 转债基金
资料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WIND,华西证券研究所
WIND,华西证券研究所
进一步观察转债基金2025Q1以来表现,代表性品种博取超额的能力得到印证。我们选取了部分规模居前的主动转债基金作为样本,计算其2024年末以来的累计收益率曲线,并与二级债基的整体表现进行对比。2025开年,正股遭遇大幅回调,避险情绪逐渐发酵。春节假期后,DeepSeek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AGI板块迅速升温;同时,机器人产业实质性利好频频落地。在此驱动下,“AI+机器人”成为本轮“科技牛”的两大主线,并带动算力、端侧、机械等相关品种显著走强,转债估值也随之来到了历史较高位。3月中上旬,科技板块的观望情绪逐渐发酵,赚钱效应显著降低,但转债估值依然保持韧性,直至3月底正股行情压力明显增大时,转债阶段性兑现需求才随之而来。进入4月,关税威胁冲击下,头部转债基金基本同步回调,但依然有代表性品种展示出较强应对能力,在随后的修复行情中显著跑赢指数。
图2:主动转债基金博取超额的能力得到印证
2025Q1头部主动转债基金累计收益率和二级债基累计收益率中位数
中证转债 二级债基收益率中位数
12%
10%
8%
6%
4%
2%
0%
-2%
-4%
-6%
-8%
资料来源:2024/12/31 2025/1/15 2025/2/6 2025/2/20 2025/3/6 2025/3/20
资料来源:
2025/4/3 2025/4/18
证券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WIND,华西证券研究所
WIND,华西证券研究所
转债基金继续加仓,但典型固收+基金转债仓位回调
2022年5月,对持有转债的基金分类进行了调整,新增可转换债券基金分类,并将原纯债基金中可投资转债且不符合转债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