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气控制与plc第五章.ppt

发布:2025-05-04约4.62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章电气控制与PLC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本章提要5.1概述5.2PLC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5.3PLC的性能指标及分类5.4PLC与其它工业控制系统的区别第3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PLC的产生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Motors,GM)根据市场形势与生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多品种、小批量、不断翻新汽车品牌型号”的战略。原有的汽车生产线电气控制装置远远不能满足这一战略决策的要求,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比继电器更可靠、功能更齐全、响应速度更快的新型工业控制器,并从方便用户使用角度提出了新一代控制器应具备的十大条件,这十大条件是:5.1概述

5.1.1PLC的产生第4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编程方便,可现场修改程序;2)维修方便,采用插件式结构;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盘;5)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6)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盘竞争;7)输入可为市电;8)输出可为市电,电流要求在2A以上,可直接驱动接触器等;9)扩展时原系统改变最少;10)用户存储器大于4KB。第5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ataEquipmentCompany,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PDP-14,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成功,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编程控制器自此诞生。可编程控制器自问世以来,发展极为迅速。1971年,日本开始生产可编程控制器。1973年,欧洲开始生产可编程控制器。到现在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的电气工厂几乎都在生产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业设备被列入生产中,成为当代电控装置的主导。第6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从1969年研制出第一台PLC以来,PLC发展已经历了四个阶段,其发展过程大致如下:第一阶段1969~1972年,CPU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存储器为磁心存储器。其功能也比较单一,仅能实现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 第二阶段1973~1975年,这个时期的产品已开始使用微处理器作为CPU,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功能也有所增加,能够实现数字运算、传送、比较等功能,并初步具备自诊断能力,可靠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2.PLC的发展第7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阶段1976~1983年,PLC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美国、日本、德国各有几十个厂家生产PLC。采用8位和16位微处理器作为CPU,部分产品还采用了多处理器结构。能进行多种复杂的数学运算,具备完善的通信功能和较强的远程输入/输出控制能力,具有较强的自诊断功能并采用了容错技术。第四阶段从1983年到现在。除采用16位以上的微处理器作为CPU外,内存容量更大;可以将多台PLC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可以直接用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复杂控制系统;编程语言除了可使用传统的梯形图、流程图外,还可使用高级语言;外设多样化。第8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只能实现逻辑控制的功能,因此又被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特别是微处理器功能的不断增强,各生产厂家纷纷采用微处理器作为可编程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单元,这使其在逻辑控制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算术运算、模拟量控制、通信及一些特殊应用功能。美国电气制造协会(NationalElectricalManufacturersAssociation,NEMA)于1980年将它正式命名为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Controller,PC),为了和个人计算机相区别,仍把可编程控制器缩写为PLC。5.1.2PLC的定义第9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NEMA在1980年给PLC作了如下的定义:“PLC是一个数字式的电子装置,它使用了可编程序的记忆体以储存指令,用来执行诸如逻辑、顺序、计时、计数和演算等功能,并能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和输出,以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一部数字电子计算机若是用来执行PLC之功能者,亦被视同为PLC,但不包括鼓式或机械式顺序控制器。”1.美国电气制造协会的定义第10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