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动态分析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1
T/CASMESXXXX—2025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动态分析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动态分析的术语和定义、分析原则、基本要求、造价控制分析、风险评估。
本文件适用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动态分析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875工程造价术语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5087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析原则
4.1系统性原则
将工程造价管理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确保所有阶段和环节的成本控制相互关联、协调一致。
4.2动态性原则
认识到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随着项目进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更新。
4.3实时性原则
实施实时监控,确保对成本数据的及时收集和分析,以便快速响应成本变化。
4.4预测性原则
利用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进行成本预测,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5全面性原则
全面考虑所有可能影响成本的因素,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确保没有遗漏。
4.6成本效益原则
在追求成本控制的同时,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益,避免因过度削减成本而影响项目价值。
4.7风险管理原则
识别、评估和控制成本相关的风险,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减少不确定性对成本的影响。
4.8透明性原则
保持成本信息的透明度,确保所有项目参与方都能够访问和理解成本数据。
4.9参与性原则
鼓励所有项目团队成员参与成本控制,形成全员成本意识。
4.10灵活性原则
2
T/CASMESXXXX—2025
在成本控制中保持灵活性,以适应项目需求和市场条件的变化。
4.11标准化原则
制定统一的成本管理流程和标准,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和一致性。
4.12持续改进原则
基于项目经验和反馈,不断优化成本管理流程和方法。
4.13责任明确原则
明确项目团队中各个成员在成本控制中的责任和角色,确保责任到人。
4.14沟通协调原则
确保项目团队内部以及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以支持成本控制活动。
4.15技术应用原则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成本管理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提高成本管理的精确度和效率。
5基本要求
5.1目标与计划
5.1.1应基于项目特点确立清晰的成本控制目标,包括预算限额、成本效益及资源优化目标,并宜与项目总体目标协同。
5.1.2应制定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计划,涵盖前期预测、过程控制及后期评估,计划宜细化至分项工程或专业类别。
5.2系统与数据
5.2.1应建立动态成本监控系统,实时采集、记录及更新成本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5.2.2成本管理系统宜支持多源数据集成,包括设计变更、市场价格、人工费用等,并可通过接口与BIM、ERP等平台交互。
5.2.3应对成本数据分类管理,明确成本构成、波动趋势及关联风险,并宜通过可视化工具辅助决策分析。
5.3风险与变更控制
5.3.1应识别可能影响成本的风险因素(如市场波动、设计变更、施工延误等),并制定分级管控措施。
5.3.2应对设计变更、施工变更等实施严格审批流程,评估其对成本的影响,并宜通过变更台账记录全过程。
5.3.3合同管理应贯穿成本控制全流程,重点关注价格调整、索赔条款及支付条件,确保合同执行与成本目标一致。
5.4协同与透明度
5.4.1应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项目团队与承包商、供应商等外部方的高效沟通,可定期召开成本协调会议。
5.4.2成本信息应对相关方透明共享,宜通过统一平台提供实时查询权限,避免信息孤岛。
5.5技术与能力保障
5.5.1应配置专业成本管理团队,包括造价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并宜定期组织技能培训以提升专业能力。
5.5.2宜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优化成本预测模型,提升动态分析的精度与效率。
3
T/CASMESXXXX—2025
5.6监督与改进
5.6.1应定期开展成本审计,验证数据与实际支出的吻合度,审计结果宜作为管理改进依据。
5.6.2应建立成本绩效评价机制,评估预算执行率、成本节约率等关键指标,并宜结合行业标杆优化管理策略。
5.6.3应持续改进成本管理流程,基于项目反馈完善分析方法与工具,可建立经验案例库供后续项目参考。
5.7记录与追溯
5.7.1应完整记录成本管理活动,包括决策依据、变更记录、审计报告等,并宜采用电子化存档实现快速检索。
5.7.2成本数据及文档的保存期限应覆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