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低纬度山区百香果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pdf

发布:2025-05-04约8.8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团体标准《低纬度山区百香果栽培技术规

程》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一、任务来源

根据《广西农业农村产业振兴促进会关于芒果果实中有机酸测

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等6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文件(桂农促会

发〔2025〕3号)要求,本标准由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提出,桂

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起草。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目的与意义

百香果(Passifloraedulis),学名西番莲,为西番莲科

(Passifloraceae)西番莲属(PassifloraL.)的多年生藤本植物,

其果实营养丰富,香味浓郁,被誉为“果汁之王”。《2024-2029年中

国百香果行业重点企业进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

百香果种植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近年来作为助农增收

的作物,得到快速进展,产量已达百万吨规模。据数据,2023年我

国百香果主产区产量为100万吨,较2022年的93万吨增长7.53%。

广西的百香果种植面积已达43.2万亩,产量达到36.29万吨,占全

国百香果产量的36.29%,成为全国的主产区。低纬度山区通常指赤

道至南北纬30°之间的山地,低纬度山区具有耕地碎片化、机械化

难度高,传统粮食作物收益低(如亩均收益不足2000元)农民收入

增长缓慢。此外,山区上半年前期温度低,百香果营养生长期缓慢,

挂果时间晚,上市晚,错过上市时间,影响百香果的销售价格,从而

影响利润,增加了种植成本,农户种植意愿下降。下半年气温降得快,

已挂的百香果积温不够,成熟不了,导致产量降低。因此,通过搭建

大棚,将百香果苗从小苗培育成健壮大苗后进行移栽,因大苗根系更

1

健壮,移栽后能更快适应新环境,提高成活率,移栽后能更快进入结

果期,从而缩短从种植到收获的时间。以2024年为例,百香果鲜果

批发均价维持在每斤5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据实际种植数据统计,

每亩百香果在盛果期每年可为农户带来约8000元的纯收入,有效拓

宽农民增收渠道。

此外百香果生长迅猛,枝叶茂密,能极大程度地减少山区水土流

失问题。经专业研究表明,种植百香果的区域,土壤侵蚀量相较未种

植区域减少约30%。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百香果种植多采用绿色防控

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达40%以上,降低土壤和水源污染,维护

山区生态平衡。

(二)必要性

低纬度山区具有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

夜温差大,这些资源条件长期未得到充分利用。而这些自然条件正适

合百香果根系生长,有助于植株积累养分,果实成熟,提高百香果果

实品质和产量。南宁、钦州、玉林、贵港、桂林等地各具优势,百香

果产业进展潜力较大,是低纬度地区百香果的主要产区。低纬度山区

种植百香果后,农民当年即可获利,第一年的亩利润可在3000至6000

元之间,第二年的利润甚至有可能超过万元。发展百香果产业不仅将

闲置土地盘活,实现土地、光热资源的高效利用,还为当地农民提供

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在扶贫和生态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紧迫性

全球百香果需求年增长12%,但国内规模化种植区尚未饱和(2022

年自给率仅65%),需抢占先机建立产区优势。部分山区因过度开垦

导致石漠化加剧(如贵州喀斯特地区),需在3-5年内完成作物替代

以修复生态。国家助推脱贫攻坚,脱贫地区存在返贫风险,需快速培

育可持续产业,百香果种植当年即可丰产,收益周期短,因此加快推

广适合低纬度山区百香果栽培技术迫在眉睫。

(四)可行性

2

低纬度山区温度20-30℃、年降水1500-2000mm,土壤多呈酸性

或微酸性,是百香果生长的理想环境。在此条件下,百香果生长周期

缩短约20%,果实甜度高、口感好,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品质与

产量均有保障。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明确鼓励发展“一村一品”,多地

已将百香果列为重点扶持产业(如广西、云南2023年专项补贴政策)。

经过多年的研究,百香果在低纬度山区栽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

了扎实的栽培技术。以广西桂林为例,桂林的百香果种植面积已达

2500公顷,年产量稳定增长。

综上所述,通过制定和推广团体标准《低纬度山区百香果栽培技

术规程》,规范大杯苗培育与栽培技术,充分利用低纬度山区的自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