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蛋白质基材料.ppt

发布:2025-05-03约7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2大豆蛋白(3)大豆蛋白的性质溶解特性:溶液的pH值为9以上时,大部分SPI能溶解于水中;当pH值为4.64(大豆蛋白的等电点)时,其溶解度最小。pH值低于6.5时,11S球蛋白的溶解度比7S降低的快,可用来分离提纯11S与7S级分。聚集-解聚:当蛋白质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7S和11S球蛋白在水溶液中将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聚集-解聚转变。引起聚集-解聚的因素很多,如酸碱度、离子强度、温度、加热时间、共存物以及超声波处理等。第31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2大豆蛋白变性:当大豆蛋白质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作用时,维持其高级结构的氢键或次级键遭到破坏,其分子原有的特殊构象发生转变,从而导致蛋白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化,即大豆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变性后最显著的特征是溶解度降低,因而测定其溶解度即可以衡量蛋白质的变性程度。吸水和保水性:所谓吸水性是指干燥蛋白质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水分平衡时的含水量。保水性是指离心分离后蛋白质中残留的水分含量。大豆蛋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除与自身结构特征有关外,还与所处环境的pH值有关。第32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2大豆蛋白凝胶性:凝胶性是指蛋白质形成胶体状结构的好坏程度。凝胶的形成伴随着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凝胶形成的先决条件是蛋白质分子、分子束或者聚集体之间以及蛋白质和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体系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乳化性和起泡性:大豆蛋白质是表面活性剂,能使水和油的表面张力降低,还能降低水与空气的表面张力,使之发生乳化。大豆蛋白的乳化性有两种作用,一是促进油-水型乳状液的形成,二是使乳状液稳定。大豆蛋白质的分散液在搅拌时会形成泡沫,使体积增大。这种泡沫主要是由许多空气小滴被一层表面活化的可溶性蛋白薄膜包裹着的群体所形成,它降低了空气和水的表面张力。第33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2大豆蛋白(4)大豆蛋白的改性物理改性机械处理、挤压、冷冻、加热、辐射、超声波处理化学改性(1)酸、碱、盐作用下的改性(2)酰化改性(3)磷酸化改性(4)蛋白质的交联酶法改性第34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2大豆蛋白(5)大豆蛋白的应用大豆蛋白塑料1)小分子增塑的大豆蛋白塑料--水、甘油、多羟基醇2)大豆蛋白/高分子共混塑料—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3)化学改性大豆蛋白塑料--交联、酰化、引入-NCO胶黏剂膜材料纤维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第35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3蚕丝蛋白(1)蚕丝蛋白的来源蚕丝来源---蚕蚕:蚕蛾科昆虫的一种。幼虫成熟后吐丝做茧,在茧里变成蛹,蛹变成蚕蛾。有家蚕、柞蚕、蓖麻蚕等多种。蚕丝是织绸缎的原料。第36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3蚕丝蛋白第37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3蚕丝蛋白(2)蚕丝的组成蚕丝主要由丝素和丝胶两部分组成,丝素和丝胶都是蛋白质,它们占茧丝总重量的90%以上,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无机物、脂腊、色素和碳水化合物等。丝素丝胶脂腊、色素无机物桑蚕丝70~8020~300.6~1.00.7~1.7柞蚕丝79.6~81.311.9~12.60.9~1.41.5~2.3蓖麻蚕丝80.215.51.52.7几种蚕丝的组分含量第38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纤维素基材料第三章木质素第四章木材第五章淀粉基材料第六章甲壳素基材料第七章蛋白质基材料第八章其他生物质材料第2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七章蛋白质基材料目的和要求了解蛋白质的来源、组成、性质、改性及应用,重点掌握蛋白质的化学改性。内容和要点7.1蛋白质概述7.2大豆蛋白7.3蚕丝蛋白7.4蜘蛛丝蛋白第3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1蛋白质概述(1)蛋白质的存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主要的生物分子,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因氨基酸的组合排列不同而组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蛋白质在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生物功能和生命现象都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生物体的主要机能,如消化、排泄、运动以及对刺激的反应和繁殖都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还参与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细胞中氧化还原、电子传递、神经传递乃至学习和记忆等多种生命活动过程。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G蛋白偶联受体第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