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体液蛋白质检验.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概述;一、血浆蛋白质的分类和功能;*;血浆蛋白质的分类;醋纤膜电泳或琼脂糖电泳:5个成分 清蛋白
α1球蛋白 α2球蛋白 β球蛋白 γ球蛋白
分辨率高时:可有7个成分 有β1和β2 α2中也可有两条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可以分出30多种蛋白质;*;(2)蛋白酶抑制物:包括α1-抗胰蛋白酶、α1-抗糜蛋
白酶、 α2-巨球蛋白等6种以上
(3)血清酶类:血浆固有酶如LCAT等
组织细胞少量释放的细胞内酶 细胞破裂而进入血循环的细胞内酶
(4)蛋白类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
(5)凝血蛋白类
(6)免疫球蛋白类
(7)补体蛋白类;
1. 作为运载蛋白
2. 组织蛋白酶抑制物
3. 在血浆中起催化作用的酶
4. 参与代谢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和肽类激素
5. 参与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
6. 组成体液免疫防御系统(Ig与补体 )
所有血浆蛋白质能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成血液pH缓冲系统;?急性时相反应(acute phase reaction,APR): 血浆蛋白质对急性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反应。
此时许多蛋白质:如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 C4、C3、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等浓度显著升高或升高, 而少数蛋白质如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则出现相应下降。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cute phase reactive protein,APP):对急性炎症和组织损伤起非特异反应从而出现浓度变化的血浆蛋白质。
?增加的蛋白质称为正向APP
?下降的蛋白质称为负向APP
;机体哪些情况会出现急性时相反应?
?急性细菌性感染如急性肺炎、链球菌感染性肾炎
?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肿瘤
?手术、创伤;APR的机制; APR的时相;测定APP的临床意义;30;;;1.肾病综合征;(四)γ球蛋白增多与M蛋白;*;*;*;*;*;*;*;*;*;*;*;*;*;*;*;*;*;*;*;*;*;*;*;性质:因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可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而命名。
结构: MW11.5-14 万,分子含5个相同的亚基,亚基间靠非共价键连接成圆盘状多聚体。
理化性质:肝合成, pI 值为6.2,电泳位于 γ区带。
测定方法:半定量沉淀法(早),免疫化学法。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