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中地理教学课件 地理新高考第4节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附例题解析.pdf
专题十三区域发展
第4节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知识点81流域内协调发展
知识点82资源跨区域调配
知识点83产业转移
知识点84国际合作
知识点81流域内协调发展
教材知识萃取
1.水资源协作开发
2.黄河调沙减淤
区域背景任务措施
减少入河泥沙量生物措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
(水土保持是根本耕作措施:沿等高线耕作、留茬少耕、免耕
(侵蚀区)土流失严重
措施)工程措施:修建梯田和水平沟、打坝淤地、挖鱼鳞坑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利用水库调水调沙(汛期前,水库放水制造洪峰,冲刷
减少河道淤积
(堆积区)势平坦,泥沙沉积下游河床)
1.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1)水系与流域
水系又称河系,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
流域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构成。
(2)水资源的协作开发
①流域内的水资源功能:农业灌溉、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
展航运、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
②存在的问题
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导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
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中出现利益冲突。
③协作开发的措施
总体思路: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
理,分担义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
机会。
具体措施:
流域水资源状况分析
(1)流域水资源状况
流域水资源丰富程度主要看径流量的大小;径流量大,说明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小,
则流域水资源贫乏。
(2)流域内水资源供给状况分析
流域内水资源的供给状况主要看流域内水资源的需求量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而流
域的需求量则取决于流域内的人口、城市及产业的分布状况。人口、城市密集,产
业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则会表现出水资源紧张状况。此外,流域内不合理的人
类活动也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污染,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
流域开发与治理的分析思路
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
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流域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河流的水文特征及资源)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明确流域内的自然
环境特征及其对河流的影响是避免盲目开发、防止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首要条件。对流
域进行因地制宜的综合开发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流域
开发与治理的分析思路图解如下:
②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
治理措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其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遏止下游河道淤
施积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做每年在黄河汛期到来之前,应用调水调沙的原理对上下游水库进行联动
法调度,同时调动上中游的水库向下游放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
治理效提高下游行洪输沙能力,实现对黄河下游河床全线冲刷,将淤积的泥沙
果送入大海
流域水资源的调配措施
(1)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进行开发利用
①修建水库蓄水→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
②修建引水工程、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③修建治污工程→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流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特征决定了流域内水资源必须统一调度和分配。因此必须成
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分配,既要兼顾流域生态用
水,也要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3)通过技术措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①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②推广节水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