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讲义:质量改进与质量改进工具.pptx
质量改进与质量改进工具1
质量改进概述21“质量改进永无止境”是质量管理的基本信念2ISO9000:2000标准的引言部分列示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持续改进”是一项重要的原则。标准中明确指出:“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3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ISO9000:20003.2.12)
质量改进的意义301具有很高的投资收益率;02可以促进新产品开发,改进产品性能,延长产品的寿命周期;03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挖掘企业潜力;04提高产品制造质量,减少不合格品;05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06有利于发挥质量职能,提高工作质量;
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4工作及生活中难免碰到问题,一旦发生问题如01不立即解决,小问题也可能变成大问题。02然而,解决问题是要用方法的,否则必将杂乱03无章,思路混乱。而质量工具就是能协助我们04迅速且正确解决问题的利器之一。05
126543一般问题解决,一般都是按照PDCA的原理来解决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质量工具可供搭配使用。如果能够充分了解质量工具且运用得宜,就能搜集到正确有效的信息,并作出精准的判断。123456
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6A:处理D:执行P:计划C:检查
7ACDP遗留问题转入下期执行措施执行计划检查效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纳入标准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拟定措施计划找出主因分析影响质量原因PDCA循环八个步骤
质量改进步骤:四阶段、七阶段801明确问题02把握现状03分析问题原因04拟定对策并实施05效果的确认06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07总结
案例:PDCA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
设计阶段
10阶段内容具体说明P1业主、监理方、项目部门三方会恰,制定书面的具体设计要求。明确功能布局和装饰效果,符合现场条件、技术规范及相关的材质要求和造价标准。2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周期,将设计部门分组,如:效果图组、施工图组、和其他相关分项工程的图纸制作小组。D1重新调整和制作整体效果图及局部效果图。符合业主的审美和行业特性要求。2修改完善平面功能布局图。根据业主和行业要求进行调整。3分区域分小组制作全部施工图纸。节点图、大样图,分项工程图纸等等。为施工工作提供标准技术依据。4制作材料排版图和开料图提供材料采购和用料依据。C1项目部门会同业主和监理方审定效果图平面布局图。确认满足D1、2中的各项要求。2会同项目施工部门和监理方工程师进入现场详尽复核施工图纸。记录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的具体要求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A1根据施工人员、业主、监理人员的要求修改完善全部图纸。达到P阶段的各项要求。2三方人员(施工部门、业主、监理人员)认可签字。对不合格部分提出整改直至满足标准。3汇编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提供标准化的设计档案;进行三方设计交底;交付施工部门,进入下一个工作流程。提供标准化施工依据。三方会签的图纸文件将为避免不合理变更提供依据。其他文件将成为结算依据。
质量改进的组织与推进11质量改进组织:质量委员会和QC小组质量改进的障碍:对质量水平的错误认识高质量意味着高成本对权力下放的错误理解持续的质量改进
4.2新老七种质量管理工具12老七种工具:分层法、直方图、流程图、排列图、控制图、检查表、因果图;新七种工具:关联图、KJ法(亲和图)、系统图(树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以及箭线图。
PDCA和质量工具的关系13PLAN1.排列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工序能力分析,KJ法,矩阵图法2.因果分析图法,关联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散布图法3.排列图法,散布图法,关联图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KJ法,实验设计法4.目标管理法,关联图法,系统图法,箭线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DO5.系统图法,箭线图法,矩阵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CHECK6.排列图法,控制图法,系统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检查表,抽样检验ACT7.标准化,制度化,KJ法8.在下一个改进机会中重新使用PDCA循环
质量控制工具与应用概述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收集到的数据大都表现为杂乱无章的,这就需要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其特征值,以显示出事物的规律性。表示事物特征如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偏差、方差、极差等。
12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实施质量改进或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均需要判断所取得的结果同改进前的状态有无显著差异,这就需要用到假设检验、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和水平对比法等。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为了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质量问题,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可以应用各种方法,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各种原因。如因果图、调查表、散布图、排列图、分层法、树图、方差分析等等。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
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常常遇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虽然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但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运用统计方法确定这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