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通道病与药物治疗.ppt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属于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心脏发育障碍而导致晚期心肌不能完全致密化的一种新的遗传性心肌病,典型表现为左室心尖部、中侧壁/下壁异常肌小梁形成。LVNC临床表型可以从无症状到严重心力衰竭和(或)心律失常。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基因检测**第93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致病基因遗传模式包括X连锁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及母系线粒体遗传。散发者常见,占60%~70%。约有15个基因参与发生,包括MYH7、ACTC1、TNNT2、MYBPC3、ZASP等基因及离子通道编码基因,每个基因占LVNC的2%,其中肌节蛋白相关基因突变最常见。此外,X-连锁的编码酰基转移酶基因taffazin(TAZ)突变,导致Barth综合征,多见于年轻男性。线粒体异常为婴儿和年轻儿童LVNC的主要特征和原因。推荐①在家族成员及其他相关亲属中进行特定突变检测(Ⅰ类推荐)。②临床已确诊患者,基因检测可能获益(Ⅱa类推荐)。**第94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发病罕见,可以分为原发性和浸润性两类,呈常染色体显性/隐性形遗传,X-连锁遗传及母系遗传。显著广泛的心肌间质纤维化是典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表现为心室充盈受损和舒张期心室容积减少,伴有正常或轻度异常的左室壁厚度和射血分数,常并发扩张型心肌病或肥厚型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基因检测**第95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致病基因家族性的存在遗传异质性。4个编码肌节蛋白/肌丝蛋白的关键基因(MYH7、TNNT2、TNNI3及ACTC)与发病相关,其中与MYH7或与TNNI3相关的均占5%。肌节蛋白基因相关的一般仅表现为心脏表型。推荐①在家族成员及其他相关亲属中进行特定突变检测(Ⅰ类推荐)。②临床已确诊患者,基因检测可能获益(Ⅱa类推荐)。**第96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8.作用于各离子通道的治疗药物
8.1作用于钠通道的药物主要为钠通道阻滞剂,包括作用于中枢的局部麻醉药、全麻药、抗癫痫药、抗惊厥药及作用于心脏的I类抗心律失常药。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丙戊酸局麻药: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第97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心血管系统**第98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奎尼丁药理作用:阻滞钠通道,延长APD;抗胆碱作用;阻滞外周血管α受体作用;延长心肌组织的不应期;具有负性肌力作用。临床应用:作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的转复和预防,以及频发室上性和室性早搏的治疗。**第99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利多卡因药理作用:对除极化组织作用强,对房性心律失常疗效差,对于缺血或强心苷中毒所致的除极化型心律失常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如急性心肌梗死或强心苷中毒所致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第100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8.2作用于钙通道的药物主要分为钙通道激动剂和钙通道阻滞剂WHO分类(1987)(一)选择性钙拮抗药Ⅰ类:苯烷胺类,如维拉帕米、加洛帕米。Ⅱ类: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等。Ⅲ类:地尔硫卓类,如地尔硫卓。(二)非选择性钙拮抗药1.氟桂嗪类,如氟桂利嗪、桂利嗪等。2.普尼拉明类,如普尼拉明等。3.其它药,如哌克昔林等。**第101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IUPHAR分类(1992)Ⅰ类:选择性作用于L型钙通道,分为4个亚类:Ⅰa类:二氢吡啶类;Ⅰb类:地尔硫卓类;Ⅰc类:苯烷胺类;Ⅰd类:粉防己碱。Ⅱ类:选择性作用于其他电压依赖性钙通道作用于T型钙通道作用于N型钙通道作用于P型钙通道Ⅲ类:非选择性钙通道调节物**第102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药理作用1.心脏(1)直接作用:负性肌力作用,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2)间接作用:钙拮抗剂→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反射性兴奋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加快心率,加快传导;(3)对抗细胞内Ca2+超负荷,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第103页,共1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电压门控钙通道特性:门控电压:各类通道开放时所需的去极化电压不同;激活和失活速度慢;动作电位形状:由钙通道开放引起的动作电位上升缓慢且有一平台期;离子选择性低;具有特异性的激动剂和阻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