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小专题11-热力环流和风.doc
高考地理小专题11热力环流和风
一、热力环流
大范围:全球大气环流小范围:热力环流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上下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气压差异 大气运动
大范围:全球大气环流
小范围: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上下纬度间的太阳辐射差异〔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ABCD
AB
CD
高低高
等压面〔线〕
等压面〔线〕
低高低
低高低
受热冷却受热
受热
冷却
受热
①上下气压:无论在上空还是在近地面,“高”、“低”比拟的前提条件都是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即一般相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近地面,一般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对于某垂直面,近地面气压值高于高空气压值,且上下空的气压名称相反。
②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同一等压面上各处气压相等;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等压线: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③气流方向:水平气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地面风和高空风。垂直气流受热力作用影响,受热上升,受冷下沉,和气压上下无关。
注:判断气压上下,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例题1读图6-2,判断正确的表达:
A.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答案】C
二、几种重要的热力环流
1、城市风城市释放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称为“城市热岛”。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空气在城市地区上升,在郊区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因此在城市和效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如上图〕,称为城市风。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工厂选址、卫星城选址等都要考虑其不利影响,尽可能位于城郊环流的外围,防止污染物流入。
2、海陆风海边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
3、山谷风山谷中,白天吹谷风,夜间吹山风。
4、焚风:空气越过山脉后,沿坡下降,空气绝热增温,使背风坡空气温度比迎风坡高,这种现象叫焚风。
例题2读图6-7,答复(1)~(2)题。
(1)假设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2)假设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那么通过此环流对
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净化、增温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D.减湿、减温
【答案】(1)C(2)B
例题3读“山谷风剖面示意图”,答复1~3题。
1.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①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②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对于图中的气温、气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图中的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B.图中的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C.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D.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3.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答案】1.D2.D3.C
三、风
1、力的分析:
水平气压梯度力: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出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形成风的原动力,直接影响风力强弱。其方向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大小与物体水平运动的速度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正弦值成正比。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总是与风向垂直,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摩擦力:是指地面与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互相作用而产生阻力。其方向总是与风向相反。因而摩擦力不仅能改变风向,而且可减小风速。
2、风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