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pptx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材内容与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时安排与进度计划
评价方式与标准
资源整合与利用
备课资料准备及要求
目录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本册教材的生字、新词,能够准确读写并理解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基本语法知识,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简单的句型和句式。
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写出简单的记叙文和应用文。
01
02
03
04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调查等方式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阅读、写作等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感恩、珍惜生命、热爱祖国等美好品质。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受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阅读理解、写作训练、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奥语句,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风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质量。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
02
教材内容与特点
课文
本册教材共包含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课文内容涉及自然、社会、人文等多个领域,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材安排了适量的识字和写字任务,通过生字表、词语表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本学期需要认识的生字和需要会写的生字。
教材设置了多个口语交际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教材安排了8次习作训练,包括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多种类型,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基础写作能力。
识字与写字
口语交际
习作
综合性
教材注重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践性
教材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如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趣味性
教材在选文、练习设计等方面注重趣味性,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册教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生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知识点
教材针对各个知识点设计了相应的技能训练,如识字写字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等,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技能训练点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03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同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01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02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尊重其个性差异,拓展其思维空间。
1
2
3
利用故事、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动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生动情境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等,使其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角色扮演体验
通过情境创设与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情感熏陶与价值观引导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配以生动的图片、动画等,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图文并茂展示
音频视频辅助
网络资源共享
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课文背景、人物形象等方面的感知。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其知识面和视野。
03
02
0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问,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课堂互动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
让学生将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分享展示,增强其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分享展示成果
04
课时安排与进度计划
注重基础,突出重点,适当拓展,注重实践。
原则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课时分配。
依据
共安排8课时,包括课文阅读、生字新词学习、语文园地等。
第一单元
共安排10课时,包括古诗词学习、阅读理解、作文练习等。
第二单元
共安排9课时,包括课文阅读、口语交际、写作指导等。
第三单元
第五单元
共安排8课时,包括课文阅读、生字巩固、综合练习等。
第四单元
共安排11课时,包括名著阅读、文学常识、阅读训练等。
第六单元
共安排10课时,包括文言文学习、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
共安排9课时,包括课文阅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