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化系统药理 .ppt

发布:2025-04-29约5.46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多巴胺受体阻断药--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作用〕CNS: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区(CTZ),阻断D2受体,高剂量阻断5-HT3受体;外周:胃肠道,促进运动,增加贲门括约肌张力,松弛幽门,加速胃排空和肠内容物运动〔应用〕慢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肠运动障碍。〔不良反应〕锥体外系症状。第31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多潘立酮domperidone(吗丁啉)

阻断上消化道的D2受体;具有胃肠推动和抗呕吐作用;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故锥体外系反应罕见。用于治疗慢性食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胃潴留,对中度化疗药引起的呕吐有效。第32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抗溃疡药;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的药物;抗幽门螺旋杆菌药消化功能调节药助消化药止吐药增强胃肠动力药止泻药与吸附药泻药利胆药第2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抗溃疡药(Antiulcerants)1、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的发病与粘膜局部损伤和保护机制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2、损伤因素(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杆菌)增强或保护因素(粘液/HCO3-屏障和粘膜修复)减弱,均可引起消化性溃疡。3、常见病史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慢性感染幽门螺杆菌第3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抗溃疡药(Antiulcerants)1、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其发病率为10%~12%;发病机制:与黏膜局部损伤因素和保护机制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2、抗消化性溃疡药作用:减轻症状、促进愈合、防止复发或减少复概率第4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抗溃疡药抗溃疡药物分类;

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的药物;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第5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抗酸药Antacids能中和胃酸,降低胃内pH的弱碱性无机药物。作用持久,不吸收,不产气,不致腹泻和便秘,对胃粘膜及溃疡面有保护和收敛作用。常用药物有:氢氧化铝aluminumhydroxide氢氧化镁magnesiumhydroxide三硅酸镁magnesiumtrislicate碳酸钙calciumcarbonate碳酸氢钠sodiumbicarbonate仅中和已经分泌的胃酸,不能调节胃酸分泌,非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第6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抑制胃酸分泌药胃酸由壁细胞分泌,受多种因素调节;胃酸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H+-K+-ATP酶(质子泵)包括:1、H2受体阻断药;2、H+-K+-ATP酶抑制药3、M受体阻断药;4、胃泌素受体阻断药。最常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第7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ⅠⅡ基底侧Ⅲ靠腺腔的细胞膜第8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组胺、促胃液素和Ach对壁细胞的作用固有膜中ECL:肠嗜铬样细胞壁细胞MRH2RCCK2RMR重要调节第9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H2受体阻断药H2R兴奋→Cell内cAMP↑→兴奋H+—K+—ATP酶→促进胃酸分泌。阻断H2受体:①基础胃酸,夜间胃酸分泌均↓;②抑制胃泌素、进食、迷走神经兴奋药引起的胃酸分泌;③胃蛋白酶分泌也↓。入睡前服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首选第10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西咪替丁Cimetidine临床应用: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促胃液素分泌瘤。不良反应:发生率1—5%。一般;C.N.S:焦虑、定向障碍、幻觉;内分泌:抗雄激素,促催乳素分泌;其它:心动过缓、肝、肾损害,WBC↓;肝药酶抑制作用。第11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H+-K+-ATP酶抑制药H+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