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专项测考试练习题答案.docx

发布:2025-04-30约2.2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专项测考试练习题答案

选择题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是()

A.全身小动脉痉挛

B.底蜕膜出血

C.胎盘绒毛退行性变化

D.水钠潴留

E.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答案:A

解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由于小动脉痉挛,造成管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体液和蛋白质渗漏,表现为血压上升、蛋白尿、水肿和血液浓缩等。底蜕膜出血是胎盘早剥的病理基础;胎盘绒毛退行性变化与胎儿生长受限等有关;水钠潴留是其临床表现的结果而非基本病理变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小动脉痉挛导致肾脏受累的表现之一。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最高可达到()

A.130/90mmHg

B.140/90mmHg

C.150/100mmHg

D.160/110mmHg

E.180/120mmHg

答案:D

解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为重度子痫前期的血压标准,提示病情较为严重。130/90mmHg、140/90mmHg接近正常血压高值;150/100mmHg未达到重度标准;180/120mmHg血压值过高,但在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以160/110mmHg作为重要界限。

3.子痫发作时,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静脉滴注硫酸镁

B.左侧卧位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氧气吸入

E.终止妊娠

答案:C

解析:子痫发作时,患者意识丧失,喉头痉挛,容易发生窒息,所以首要的护理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患者因误吸等导致窒息。静脉滴注硫酸镁是控制抽搐的关键药物治疗,但不是首要措施;左侧卧位可增加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但在子痫发作时不是最紧急的处理;氧气吸入有助于改善患者缺氧状态,但前提是呼吸道通畅;终止妊娠是病情控制后考虑的后续处理措施。

填空题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包括妊娠期高血压、______、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答案:子痫前期

解析:这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常见分类方式,子痫前期又分为轻度和重度,它是在妊娠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现蛋白尿等表现,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阶段。

2.硫酸镁中毒最早出现的表现是______。

答案: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解析:硫酸镁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的常用药物,但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中毒。膝反射是神经肌肉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当血镁浓度升高时,最早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导,表现为膝反射减弱或消失。随着中毒加重,还会出现呼吸抑制、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

判断题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一律需要终止妊娠。()

答案:错误

解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是否需要终止妊娠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孕周、母儿情况等综合判断。对于病情较轻、孕周较小、母儿情况相对稳定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尽量延长孕周,以提高胎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只有当病情严重,经治疗效果不佳,继续妊娠对母儿危害较大时,才考虑终止妊娠。

2.子痫患者抽搐发作时,应强行按压患者肢体以防止受伤。()

答案:错误

解析:子痫患者抽搐发作时,强行按压患者肢体可能会导致患者骨折、肌肉损伤等意外伤害,同时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正确的做法是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开口器等防止舌咬伤,避免刺激患者,及时给予药物控制抽搐。

解答题

1.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

答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争取母体可完全恢复健康,胎儿生后可存活,以对母儿影响最小的方式终止妊娠。具体如下:

妊娠期高血压:休息、镇静、密切监护母儿状态、间断吸氧、饮食包括充足的蛋白质、热量,不限盐和液体,必要时给予降压治疗。

子痫前期:休息、镇静、解痉、降压、合理扩容和必要时利尿、密切监测母胎状态、适时终止妊娠。解痉首选硫酸镁,可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降压药物的选择需兼顾母婴安全,当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时必须降压治疗。

子痫:控制抽搐,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控制血压,抽搐控制后终止妊娠。控制抽搐常用硫酸镁,必要时加用强有力的镇静药物;纠正缺氧和酸中毒可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控制血压可选用合适的降压药。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治疗目的是降低血压,预防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母儿并发症。根据血压情况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同时监测母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2.如何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答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健康教育:加强孕期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进行产前检查。

定期产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