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docx
三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选择题
1.三资管理中,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A.资金收支未及时入账
B.定期对资金进行盘点
C.挪用集体资金
D.白条抵库
答案:B。解析:资金收支未及时入账、挪用集体资金、白条抵库都是资金管理中常见的违规问题,而定期对资金进行盘点是规范资金管理的正确做法,有助于及时发现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障资金安全。
2.三资管理中资产登记时,漏登重要固定资产可能会导致()
A.资产闲置率降低
B.资产保值增值
C.资产流失风险增加
D.资产核算更准确
答案:C。解析:漏登重要固定资产会使集体对自身资产情况掌握不准确,无法对这些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从而增加了资产被随意处置、侵占等导致资产流失的风险。而资产闲置率与资产登记情况并无直接关联;漏登固定资产不利于资产保值增值;漏登会使资产核算不准确。
3.以下关于资源发包不规范的表现,错误的是()
A.未进行公开招标
B.签订规范的发包合同
C.发包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
D.发包程序未经过民主决策
答案:B。解析:未进行公开招标、发包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发包程序未经过民主决策都是资源发包不规范的常见表现。而签订规范的发包合同是资源发包规范管理的要求,有助于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保障集体资源合理利用和收益。
填空题
1.三资管理中的“三资”指的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
答案:资金、资产、资源。解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指对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管理,资金包括集体的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资产涵盖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和存货等流动资产;资源则包含土地、山林、水面等自然资源。
2.三资管理中资金管理应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确保资金收入及时足额入账,支出按规定程序审批。
答案:收支两条线。解析:收支两条线制度是指收入和支出分开管理,收入必须及时上缴指定账户,支出通过规定的审批程序从专门账户中支取,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资金截留、挪用等问题,保障资金安全和规范使用。
3.资产清查是三资管理的重要环节,一般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查。
答案:每年。解析: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资产清查可以及时发现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是否存在损坏丢失等问题,保证资产账实相符,为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合理配置提供准确依据。
判断题
1.三资管理中,只要资金最终用途合理,暂时挪用集体资金用于其他项目也是可以的。()
答案:错误。解析:集体资金必须按照规定的用途和程序使用,挪用集体资金是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无论最终用途是否合理,都可能导致资金管理混乱,损害集体利益,增加资金风险,因此这种做法是不允许的。
2.农村集体资源在发包时,为了照顾熟人可以不进行公开招标。()
答案:错误。解析: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标可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保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发包的效益。不进行公开招标照顾熟人可能会导致发包价格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损害集体和其他成员的利益。
3.对三资管理的监督只是上级部门的责任,与普通村民无关。()
答案:错误。解析:三资管理涉及农村集体和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普通村民作为集体的一员,有权利也有义务对三资管理进行监督。除了上级部门的监督外,村民的监督可以形成广泛的群众监督网络,促使三资管理更加透明、规范,保障集体和自身利益。
解答题
1.请简要阐述三资管理中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案:三资管理中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财务收支不规范,如收支未及时入账,存在坐收坐支现象,导致资金流向不清晰,难以进行有效监管;二是资金审批制度执行不严,部分支出未经严格审批程序,甚至存在越权审批情况,容易造成资金滥用;三是挪用集体资金,将集体资金用于非集体项目或个人事务,严重损害集体利益;四是白条抵库现象时有发生,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白条顶替库存现金,导致库存现金账实不符,增加资金风险;五是资金闲置或浪费,没有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使资金未能发挥最大效益。
2.针对三资管理中资源发包不规范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整改措施?
答案:针对资源发包不规范问题,可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完善发包程序,严格执行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确保发包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参与者,提高资源发包效益;二是加强合同管理,签订规范的发包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发包期限、价格、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避免日后出现纠纷;三是强化民主决策,发包事项必须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四是加强对发包过程的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发包过程进行全程监督,防止出现违规操作和暗箱操作;五是开展定期审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