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子技术基础 课件 模电 第8章 信号发生器.pptx

发布:2025-05-01约1.64千字共1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号发生器;按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波形特点分:;8.1.1正弦波自激振荡的基本原理;输入Xid;输入Xid;(1)幅度平衡条件;;b.幅度平衡条件;2.振荡的建立与稳定;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由于放大器件进入非线性区,输出波形会产生失真,形成失真等幅振荡输出。;3.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组成;1.文氏电桥振荡器;2.RC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令;幅频特性;当??0时,?F?90?;A;【例】在图所示文氏电桥振荡器中。设C=0.01?F,R用3.3k?的固定电阻和100k?的可变电阻串联构成。

(1)试求可获得的最低和最高振荡频率

(2)如果C改用0.001?F,求电路的振荡频率;(1)当C=0.01?F,最低振荡频率;(1)利用二极管稳幅;b.利用非线性热敏电阻稳幅;(a)用LC并联谐振回路作为选频网络;按照反馈方式分为;;2.选频放大电路;3.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2)相位条件的判断;?;?;(3)起振条件;(4)振荡频率;(g)受变压器分布参数的限制,振荡频率不能很高;4.电感三点式正弦振荡电路;交流通路;;a.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Uf;(3)谐振频率;(4)电路特点;5.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2)电路分析;;(b)断开反馈回路;(c)加入瞬时极性为?输入电压Ui;Uf为正,电路正反馈;c.幅度条件;d.谐振频率;e.电路特点;f.改进的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1.非正弦波发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2.非正弦发生器的主要特点;1.方波发生器的原理图;;2.工作原理;uC按指数规律上升;(2)当uCFUZ时;(3)uO=–UZ;(4)当uC–FUZ时;iC;uO、uC波形图;根据三要素法;电路的振荡周期;【例1】对图示电路如何改进,可改变输出信号的占空比?;【答】如果将方波发生器中电容C的充电和放电回路分开,使充电和放电的时间常数不相等,即可改变信号的占空比。;【例2】在图示电路中,如果电阻R+R?,输出波形的占空比是大于还是小于50%?;【例3】在图示电路中,已知R=5k?,R1=R2=25k?,RW=100k?,C=0.1?F,UZ=8V。试问:;;;;;1.电路组成;2.工作原理;(1)当t0时;(2)当uB0时;(3)由于;;uO1——方波;(1)输出电压幅值;(2)振荡频率;电路的振荡周期:;(a);;8.2.4压控振荡器;2.工作原理;U通过R向C充电;(2)当uB0时;(3)当uB0时;;3.波形图;由;模拟开关;第8章例题;[解]由题意,画出uO和uC的波形图;当uO=UZ时,uO通过D1对电容充电;;[例2]在图示矩形波发生电路中,UR=3V,理想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Uomax=12V,最小的输出电压Uomin=0V。;[解](a)方波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只有高、低两种电平,电容C随输出电压的极性进行充电或放电。当uC大于运放同相端电位u+时,输出为低电平;反之,输出为高电平。;输出电压uO和电容电压uC的波形图;(b)由图可知,运放同相端电位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为uC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如果UcmaxU+max,或UcminU+min,电路不能产生矩形波;第8章小结;(2)振荡的建立;(4)RC型文氏电桥正弦波信号发生器;3)稳幅措施;上页;(5)LC型正弦波信号发生器;2)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3)电感三点式正弦振荡电路;4)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1)主要组成部分;(2)方波发生器;a.工作波形;(3)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c.振荡频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