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会展行业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发布:2025-05-03约1.7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开展的良好势头,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加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开展的假设干意见》〔国发〔2015〕15号〕提出,推动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展览城市和展览场馆。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对专业展览馆的统计,2014年全国被调研城市展馆室内面积914.13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专业展馆226个,在建专业场馆16个,方案待建展览场馆4个。

会展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会展业的发育开展可以催化城市和地区经济的开展,带动商贸、交通、旅游等相关行业的繁荣,而且有助于把握市场走势及其开展规律。通过会展活动,能会聚巨大的人才流、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

2014年,我国会展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开展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会展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14年会展经济直接产值到达3796亿元人民币,较2013年增长5.8%;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67%,与2013年根本持平;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5%,与2013年根本持平;拉动效应3.4万亿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6.3%。

图表2010-2014年中国会展业直接产值及增速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会展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单体会展设施大型化趋势明显,在建、待建场馆单个平均面积均超过10万平方米,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和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更是高达40万平方米。

图表2010-2013年中国会展场馆数量及面积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2009-2014年,我国举办各类展览数量从4290场上升到7495场,年复合增长率达7.27%;展览面积从4990万m2上升到9736万m2,年复合增长率达11.11%,展览面积增长快于展览工程增长,单位工程规模扩大,展览效益向好。

图表2009-2014年我国办展数量和面积统计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随着会展业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的快速增长,相应会展经济产值也实现大幅增长。根据商务部等机构的统计数据,2009年会展经济直接产值仅为1817亿元,到2014年增加到41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18%,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63.61万亿元的0.68%,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万亿的1.4%。

图表2009-2014年我国会展业直接经济产值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随着全球产业分工逐渐细化,综合性展会吸引力逐渐下降,品牌性综合展会逐渐分化成假设干细分展会,目前欧美展览大国已经开始进行细分之后的“再细分”,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已细分为机器人展、自动化立体仓库展、铸件展、低压电器展、灯具展、仪器仪表展和液压气动元件展等。我国会展业也将向细分化和专业化开展,使采购商能快速度找到所需产品,提高展销效率。

图表2013-2014我国专业场馆数量比照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从数量上看,广东省共有13个展览馆,约占全国展览馆总数量的13%,是全国拥有展览馆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浙江省共有10个展览馆,约占全国展览馆总数量的10%,居于次席;上海、山东和北京分别拥有7个展览馆,分别约占全国展览馆总数量的7%,并列第三。

图表2015年全国展览馆数量省份比例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综合来看,拥有5个以上展览馆的省、直辖市共有6个,合计展览馆数量49个,约占全国展览馆总数的50%;拥有3-4个展览馆的省、直辖市有7个,合计展览馆数量23个,约占全国展览馆总数的23%;拥有2个展览馆的省、直辖市有9个,合计展览馆数量18个,约占全国展览馆总数的18%;拥有1个展览馆的省份有8个,合计展览馆数量8个,约占全国展览馆总数的8%。

图表2015年全国展览馆数量省份分布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近年来,我国出国展览稳步开展,UFI会员中,中国2014年会员到达86个,我国办展机构在国际会展业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国内会展市场进一步开放,如英国励展博览集团进军郑州,德国斯图加特展览公司在南京设立合资公司,英国ITE公司以数亿元的资金收购上海展会。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出国展览工程数量变化趋势图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