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区域认知培养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pptx
PowerPointDesign------------------指向区域认知培养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
CONTENT目录区域认知的内涵与重要性01大单元设计的学习目标03大单元设计的活动过程05大单元设计的主题提炼02大单元设计的评价标准04
Part01---------------------PowerPointDesign区域认知的内涵与重要性
空间视角:通过空间充填,培养觉察空间格局的能力,理解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视角:通过区域划分,培养区域划分意识,理解区域的特征、差异、联系和发展。综合能力:培养区域综合归纳、比较、分析、预测评价等能力,全面认识区域。010203区域认知的内涵
建立空间观念: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理解不同区域的特色和相互联系。增强国家认同感:通过区域认知,增强学生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增进对世界的理解。形成全球视野:逐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责任感。区域认知的重要性
Part02---------------------PowerPointDesign大单元设计的主题提炼
空间尺度思想:根据尺度大小划分全球、陆地、大洲、地区、国家等不同级别的区域。属性划分思想:根据不同属性划分语言区、地形区、气候区等不同类型的区域。划区认识方法:通过“划块”等方法认识区域空间要素分布特征。关键线索梳理
主题:区域划分01目标:通过区域划分,帮助学生理解区域认知的方法,培养区域划分意识和能力。02内容:整合七年级上册相关内容,如大洲和大洋、世界气候、人口与人种、语言与宗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等。03大单元主题确定
Part03---------------------PowerPointDesign大单元设计的学习目标
理解区域划分:运用世界地图,了解世界可以按尺度和属性组织为不同级别或不同类型的区域。掌握划区方法:结合地图和其他资料,运用“划块”等方法,说出根据不同属性划分的地理分布特征。知识与技能目标
“01体验划区过程:通过真实情境,运用划区认识的方法观察和认识地理环境,体会其使用价值。“02综合认识地球:运用划区认识的方式综合认识地球表层环境,初步感受人地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区域意识:通过区域划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增进对世界的理解。01形成全球视野:逐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责任感。0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Part04---------------------PowerPointDesign大单元设计的评价标准
PART01理解区域概念:学生是否理解区域是人为划分出来的,能否列举不同尺度或不同属性的区域。PART02掌握划区方法:学生是否能运用“划块”等方法划分世界气候,总结地理分布特征。PART03应用划区思想:学生是否能运用划区认识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描述地理分布规律。评价目标
无学习:不理解区域概念,不能列举区域,无法应用划区方法。中度学习:理解区域概念,能列举不同尺度或属性的区域,能总结部分地理分布特征。浅层学习:了解区域概念,能列举部分区域,但不能熟练应用划区方法。深度学习:熟练掌握划区方法,能准确描述地理分布特征,能应用划区思想解决复杂问题。评价标准
Part05---------------------PowerPointDesign大单元设计的活动过程
01核心任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区域划分”的含义,解决世界海陆分布等问题,初步认识区域划分的角度。06展示空白世界地图,探究世界可以按照哪些地理要素划分成区域。02教学活动05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归纳海陆分布特征,理解按海陆属性划分世界的方法。03展示学校卫星图,让学生从地理角度介绍学校,感受划区认识的方式。04展示世界地图和半球图,感受地图范围大小变化,列举不同尺度的区域。感知阶段
聚焦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总结气候分布特征,感受划区认识的方法。教学活动结合柯本气候分类法,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尝试划分世界气候类型。核心任务:通过认识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体验如何进行划分区域,建立属性划分世界认知结构示世界各地自然景观差异,认识世界气候的复杂多样。03体验阶段
010203展示世界人种、语言、宗教、人口、发展水平分布图,探究不同属性的地理分布特征。教学活动核心任务:通过解决世界人口、语言等人文属性的分布问题,深化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