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水利地基施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
—1—
《绿色低碳水利地基施工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地基施工面临复杂地质条件、高荷载要求及环境保护等多重挑战。现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虽对地基施工提出基本要求,但针对水利工程的特殊性缺乏细化指导,导致技术应用差异大、质量管控难度高。同时,行业快速发展催生新材料、新工艺的需求,而现有标准更新滞后,难以匹配技术创新节奏。此外,部分施工企业存在经验主义倾向,技术方案缺乏统一规范,易引发质量隐患或资源浪费问题。
因此,制定《绿色低碳水利地基施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旨在填补细分领域标准空白,通过明确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和验收指标,提升水利工程地基施工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其意义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新型材料和智能监测技术的应用;二是强化质量安全底线,统一行业操作标准,减少因技术偏差导致的工程风险;三是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规范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措施,协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为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技术支撑。
(二)编制过程
为使本标准在绿色低碳水利地基施工管理工作中起到规范信息化管理作用,标准起草工作组力求科学性、可操作性,以科学、谨慎的态度,在对我国现有绿色低碳水利地基施工市场相关管理服务体系文件、模式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充分验证资料、反复讨论研究和修改,最终确定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2—
标准起草工作组在标准起草期间主要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1、项目立项及理论研究阶段
标准起草组成立伊始就对国内外绿色低碳水利地基施工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广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外技术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资料查证工作,确定了绿色低碳水利地基施工标准化管理中现存问题,结合现有产品实际应用经验,为标准起草奠定了基础。
标准起草组进一步研究了绿色低碳水利地基施工需要具备的特殊条件,明确了技术要求和指标,为标准的具体起草指明了方向。
2、标准起草阶段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起草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借鉴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基于我国市场行情,经过数次修订,形成了《绿色低碳水利地基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草案。
3、标准征求意见阶段
形成标准草案之后,起草组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从标准框架、标准起草等角度广泛征求多方意见,从理论完善和实践应用多方面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经过理论研究和方法验证,起草组形成了《绿色低碳水利地基施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1、主要起草单位
协会、企业等多家单位的专家成立了规范起草小组,开展标准的编制工作。
经工作组的不懈努力,在2025年4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写工作。
2、起草人所做工作
—3—
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在广泛调研、查阅和研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之上,形成本标准草案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依据相关行业标准,标准编制遵循“前瞻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本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指南》和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制。标准文本的编排采用中国标准编写模板TCS2009版进行排版,确保标准文本的规范性。
(二)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报批稿包括8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低碳水利地基施工的术语和定义、低碳材料与设备、
绿色施工工艺、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与智能化、质量验收。本文件适用于绿色低碳水利地基的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20891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T33190电子文件存储与交换格式版式文档
GB/T38624.1物联网网关第1部分:面向感知设备接入的网关技术要求
—4—
GB/T50328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地基foundation
指承受建筑物荷载并传递至下部岩土层的岩土体,包括自然地基和经人工处理后的增强地基。
4低碳材料与设备
4.1一般规定
4.1.1水利地基工程所用材料与设备应符合绿色低碳发展要求,优先选用低能耗、低排放、可循环利用的环保型产品。
4.1.2材料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