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课件:蓄电池管理系统均衡控制.pptx
蓄电池管理系统的检测
BMS均衡控制;
动力蓄电池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需求,一般都是由单体蓄电池经过串并联
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由于单体蓄电池间存在不一致性,充电时,为防止过充,达到最高电量单体蓄电池的充电电压时停止充电,导致其余单体蓄电池仍未充满;放电时,为防止过放,达到最低电量单体蓄电池的放电电压时停止放电,导致其余单体蓄电池电量不能充分利用。为了尽量消除单体蓄电池间的不一致性,提高动力蓄电池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均衡控制。;
根据均衡过程中电路对能量的消耗情况,动力蓄电池均衡可分为能量耗散型均衡(被动均衡)和非能量耗散型均衡(主动均衡)。
能量耗散型均衡是将多余的能量全部以热量的方式消耗,这种均衡是以
损耗单体蓄电池能量为代价,非能量耗散式均衡是利用储能元件和均衡旁路构建能量传递通道,将能量高的单体蓄电池的部分能量转移到能量较低的单体蓄电池中。;
能量耗散型均衡通过单体蓄电池的并联电阻进行充电分流实现均衡,
其电路结构简单,均衡过程一般在充电过程中完成,对容量低的单体蓄电池不能补充电量。存在能量浪费和增加热管理系统负荷的问题。能量耗散型均衡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恒定分流电阻均衡和开关控制分流电阻均衡两种。;
(1)恒定分流电阻均衡充电电路
此类型均衡电路在每个单体蓄电池上都始终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其优
点是可靠性高,分流电阻的值大,通过固定分流来减小由于自放电导致的单体蓄电池差异;缺点是无论电池充电还是放电过程,分流电阻始终消耗功率,能量损失大,该类型一般在能够及时补充能量的场合使用。;
(2)开关控制分流电阻均衡充电电路
此类型均衡电路中分流电阻通过开关控制。其优点是可以对充电时单
体蓄电池电压偏高者进行分流;缺点是由于均衡时间的限制,导致电阻分流时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及时通过热管理系统消散。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6;
非能量耗散型均衡通过能量转移的方式,将能量高的单体蓄电池的部
分能???转移到能量较低的单体蓄电池中,从而实现各单体蓄电池的能量均衡。非能量耗散型均衡若忽略转移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不存在电池能量损失,且发热量少,按能量转移的形式可分为电容式、电感式以及变压器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