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高三5月高考模拟题(一)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高三5月高考模拟题(一)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已知:铟与铝(13Al)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n?的金属性大于?Al
B.In??最外层有?2?种能量的电子
C.In?的中子数为?66
D.In?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2、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饱和硫酸铜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滴加硝酸银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未水解
C
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相同浓度的氯化钠和碘化钠溶液,一支试管中出现黄色沉淀,另一支无明显现象
Ksp(AgI)Ksp(AgCl)
D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冰醋酸,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到苯酚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A.A B.B C.C D.D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硅酸盐材料
B.用纯碱溶液洗去油污时,加热能够提高去污能力
C.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为糖类、油脂、蛋白质、纤维素、无机盐和水
D.《物理小识》记载:“青矾(绿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青矾厂气是CO和CO2
4、800℃时,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1,800℃时,测得某一时刻密闭容器中各组分的浓度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CO
H2O
CO2
H2
浓度/mol?L-1
0.002
0.003
0.0025
0.0025
A.此时平衡逆向移动
B.达到平衡后,气体压强降低
C.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平衡可能会向正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5、乙烷、乙炔分子中碳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目分别是1、3,则C20H32分子中碳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目可能为()
A.20 B.24 C.25 D.77
6、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第二份加入足量盐酸,如要放出等量的气体,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
A.1:3 B.3:1 C.1:1 D.4:3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SO3中含有原子数为2NA
B.用浓盐酸分别与MnO2、KClO3反应制备1molCl2,均转移电子2NA
C.将0.1molNH4NO3溶于适量的稀氨水,溶液恰好呈中性,溶液中NH4+数目小于0.1NA
D.2molNO和1molO2充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数小于2NA
8、下列卤代烃不能够由烃经加成反应制得的是
A. B.
C. D.
9、NH4NO3溶液受热可发生分解反应:NH4NO3N2↑+HNO3+H2O(未配平)。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解时每生成2.24L(标准状况)N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B.2.8gN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3NA
C.56gFe与足量热浓硝酸反应生成NO2分子的数目为3NA
D.0.1mol·L-1NH4NO3溶液中,NH4+的数目小于0.1NA
10、用除去表面氧化膜的细铝条紧紧缠绕在温度计上(如图),将少许硝酸汞溶液滴到铝条表面,置于空气中,很快铝条表面产生“白毛”,且温度明显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l和O2化合放出热量 B.硝酸汞是催化剂
C.涉及了:2Al+3Hg2+→2Al3++3Hg D.“白毛”是氧化铝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2、三国时期曹植在《七步诗》中这样写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文中“漉”涉及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
A.过滤B.分液C.升华D.蒸馏
13、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6O2-,也可以表示18O2-
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C.氯化铵的电子式为
D.CO2的结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