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docx
第十五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1.(2024·海南学业考)开发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提高粤港澳合作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 (C)
A.香港向深圳供应矿产原料
B.促进香港博彩旅游业发展
C.粤港澳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D.促进澳门自由贸易港发展
(2024·衡阳学业考)读珠江三角洲区域简图,完成2、3题。
2.图中表示香港的是 (C)
A.甲 B.乙 C.丙 D.丁
3.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有利条件是 (C)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水热充足,农业基础好
③煤、铁资源丰富
④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2024·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选择在上海召开,主要是因为上海是我国的 (C)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5.(2024·湘潭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的地表土壤损失、岩石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是邵阳市西部山区重要的生态问题之一,除受自然环境影响以外,主要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密切相关。
材料二湘潭县花石镇地理位置优越,在政府的支持下,花石镇利用其自然环境,以湘莲为依托,大力发展湘莲一体化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湘潭市著名的特色小镇。
材料三湖南省略图。
(1)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①长江;山脉:②雪峰山。
(2)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国首条红色旅游铁路——两山铁路开通。两山铁路将韶山与井冈山紧密相连,在株洲与③京广铁路交会。
(3)为建设两型社会,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下列举措合理的是 (D)
①为促进经济发展,三市重点发展钢铁工业
②三市合作办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③湘江流经长株潭,三市应严格保护湘江水环境
④修建快速路和城铁,加速推进“同城效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根据材料一,简析导致石漠化的人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人为原因:毁林开荒、滥垦乱伐、不合理的垦殖,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石漠化。
治理措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改坡耕地为水平梯田等。
(5)根据材料二,简析花石镇的经济发展对其他乡村的振兴有哪些启示。(任答两点)
发展生态经济型林草业,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业,加快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经济一体化等。
综合考查点:区域联系与差异
6.(2024·泰安学业考)读我国南方部分区域示意图和目前粤港合作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变,类似上海上班、杭州居住的“同城效应”明显,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快速交通运输方式(立体交通网络)。
(2)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多年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光电产业发展迅速,领先国际,被形象地称为“中国光谷”。
(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位置优势是邻近东南亚地区(临海洋),便于对外联系。长期以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从“前店后厂”到目前粤港合作模式,反映了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方式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等。
(4)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多港口;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等。
(5)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南方地区沿海和内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互惠互利,西部内地在合作发展中提供的优势有资源(原材料);能源(水电);劳动力;市场等。
1.(2024·抚顺模拟)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关系,正确的是 (C)
A.港澳的经济发展受内地限制,经济发展迟缓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C.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D.祖国内地通过澳门与世界进行贸易往来
(2024·包头期末)西气东输二线主气源为中亚进口天然气,工程主要目标市场是早先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未覆盖的华南地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能源保障。下图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据此完成2~4题。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地跨我国 (A)
①西北地区 ②北方地区
③南方地区 ④青藏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祖国内地为香港输送天然气,有利于香港 (A)
A.空气质量提升 B.电力价格提高
C.土地利用率提高 D.粮食产量增加
4.香港参与“一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