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买东西的学问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4买东西的学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4买东西的学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教学内容分析
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有趣的话题——“买东西的学问”。这节课,我们将会深入探讨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4买东西的学问第二课时”的内容。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点是如何在购物时做出明智的选择,保护自己的权益。这可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哦!我们会从认识商品标签、学会比较价格和质量、以及如何进行消费维权等方面来学习。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购物时更加理智,还能让我们在遇到问题时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学们,你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购物的基础知识,比如认识商品、价格等。今天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购物能力。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堂有趣的“买东西的学问”课堂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法治意识**:通过学习购物中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认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2.**经济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3.**生活技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升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4.**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思考和分析商品信息,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商品标签的含义**:学生需要理解商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生产厂家等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这些信息来选择合适的产品。
-**学会比较商品价格与质量**: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在不同价格的商品中找到性价比高的产品,不仅仅是追求低价,而是要综合考虑质量、品牌和售后服务。
-**消费维权意识**:强调学生在购买商品时,如果遇到质量问题或者售后服务不到位,应知道如何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2.教学难点:
-**理解价格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价格不仅仅由商品的成本决定,还受到市场供需、品牌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难点。
-**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在分析商品信息时,学生需要学会质疑和评估信息的真实性,这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面是一个挑战。
-**维权实践的模拟**: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维权行为,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是一个难点。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以便于跟随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购物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如商品标签示例、不同品牌商品的对比图、消费者维权的新闻报道等,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3.实验器材:准备购物清单、模拟商品、价格标签等,用于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实验操作台布置购物场景,营造真实购物环境。
教学过程设计
【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段关于消费者维权的新闻报道视频,引发学生对购物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的思考。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购物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引导思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买东西的学问”,学会在购物时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商品标签的含义:讲解商品标签上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生产厂家等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产品。
2.比较商品价格与质量:分析不同价格商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在价格与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
3.消费维权意识:强调在购买商品时,遇到质量问题或售后服务不到位,应知道如何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如何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
-在购物过程中,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案例分析:展示一个关于消费者维权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购物方面的知识?
2.学生回答: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教师点评并强调重点。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在购物过程中,如何辨别商品的真伪?
2.学生回答:学生分享辨别商品真伪的方法,教师点评并补充。
3.教师提问:如果遇到商家不履行售后服务,我们应该怎么办?
4.学生回答:学生讨论解决方案,教师点评并强调